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的优势与困境

音乐
艺术研究
2018年01月08日 21:57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的生存困境和出路研究.pdf

卢玉

摘 要:纵观历史,虽然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在中国发展并不久,但实地调查的时间可追溯到古代的“采风”。当今新媒体环境下,音乐数据库、网络民族志以及线上交流等新型调查方式的出现,一方面促进我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有效将新媒体技术和传统的参与式调查结合,是现代民族音乐学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 田野调查 数据库 民族志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音乐学科也随之发展。如音乐教育之中,出现了以网络为链接媒介的“慕课”形式;音乐创作中,出现了以电子设备为主要创作载体的“计算机音乐”。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进行更新。所以,想要更加便捷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研究与资料采集的发展,亟需新媒体技术地扶持。而这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的变化

1.调查手段数据化

实地调查即民族音乐学工作者深入到调查现场,在田野地头或是大小城市进行课题研究,有时是记录一场音乐会,有时是记录一次会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实地调查的重点已经渐渐从田野走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伍国栋老师在2012年出版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中曾提到实地调查的方法有直接观察法、个别访谈法、集会调查法等①。当时,并没有将依托于电子载体的调查方法纳入其中。但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载体越来越成为音乐民族志记录以及音响资料与图像采集的重要媒介。

近几年,音乐数据库得到一定发展。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例,该校图书馆目前拥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展演采录实况数据库、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中国当代民族器乐表演艺术家数据库、中国现代风格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等主要针对整个民族音乐进行归类的特色数据库。

此外,也有像武汉音乐学院“湖北民族民间音乐音响数据库”;星海音乐学院的“岭南音乐音响数据库、冼星海特色电子资源数据库”;中央音乐学院的“马思聪专题乐谱专著全文库”等针对特殊地区音乐以及个人建立的专题数据库。随着大数据化时代的来临,还将有更多的音乐数据库逐步建立起来。

2.记录方式电子化

2016年的第三届21世纪人类学讲坛中,主要以“民族志、自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实践”为论题,以期倡导未来中国人类学的新趋向、新问题、新模式。而民族音乐学与人类学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人类学积极反思的同时,民族音乐学更应跟上时代,以现代的视角进行反思。

当前我国的音乐民族志大多数以文字记录为主,相应的音响、视频资料难以对应表现出来。网络民族志的产生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从纸质载体到电子载体所带来的记录方式的变化,使得实地调查的民族志成果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直观地表现。以“民族志”为例,其发布的环境是网络平台,通过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所看、所录、所思、所想及时上传,共享给更多的研究学者。

3.交流渠道多样化

过去,实地调查多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研究对象进行交流。有时需要在所调查的村子里住上几个月甚至几年不等,或者奔赴全国各地采集资料,以此记录民族音乐。但现在,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使全球各地的人通过视频实现万人大合唱,聊天工具的实时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只要条件允许,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学者們可以通过、QQ等聊天软件与当地人进行远程交流;此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很多会议的视频可以在线传输到网络平台,如2017年5月11日在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中的院长论坛、“新疆木卡姆”专场音乐会、“从草原走向海洋”专场音乐会等都能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上找到相应的视频链接或文字。

笔者2016年3月赴畲族双华村探访“二月二”会亲节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通常认为畲族对歌应该在山野之中进行。但在当地,我们发现除了面对面的对歌外,当地的老百姓也流行用进行对歌,通过发送语音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互动。所以交互式聊天工具的产生以及网络平台的发展,不仅拓宽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交流方式。

二、新媒体技术在我国民族音乐学实地调查运用中的优势

无论是音乐数据库、网络民族志还是线上交流工具,它们的发展为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调查工作都提供一定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考数据系统化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广物博的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如果仅靠纸质载体进行整理,很难及时有效、全面地保存下来。若能统一输入到数字数据库之中,利用计算机高速、精准的运算能力,很容易将电子数据按照地方或者时间进行分类,使得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学者们可以通过除深入现场的方法外,便捷地查询到被研究音乐的历史文献及乐谱、音响、视频、实物、图片等资料,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与运用。不仅为研究者查询相应资料提供便利,也为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宽广的平台。

以“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为例,虽然其中以外国作品为主,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网站内主要按照音乐体裁、音乐时期等进行分类,系统地将音乐进行归类整理。再以“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 ”为例,主要对古琴的音乐理论资源、 音响资源以及古琴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源等进行整理。②这些数字资源既方便进行数据统计,也方便进行数据查找。

2.调查形式动态化

传统的研究者们习惯通过亲自造访当地,与村民们同吃同住进行交流和观察,最后回来整理撰写成民族志。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调查形式更加灵活,研究者可以通过间断性交互聊天来了解被研究对象的生活状态,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让当地人将音乐事件记录下来传输给学者,最后整理成系统的资料,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既不用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也可以完整地将现场情况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缩短了调查的周期,也增强了调查的实时性。

我国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众多,如果每一项研究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去当地进行调查,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音乐可能等不及研究者的整理便消失了。所以,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弥补了传统参与式调查的耗时长的不足,使得调查时间分配更加合理化。并且相对于参与式的实地调查,现在将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的调查方式会更加公开化和实时化,能够以消耗更少的人力、物力资源而展现更丰富的音乐民族志材料。

三、新媒体技术运用在田野调查中面临的挑战

科技是把双刃剑。所以新媒体技术给我国民族音乐学田野调查的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学者的跨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不足

大部分钻研民族音乐学的学者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并不熟练,而建立音乐数据库需要专业性计算机人才的引导与帮助。数据库的建立绝不仅靠一种力量可以完成,如果不能将学科专业知识与科学技术对接起来,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数据库的更新缓慢。因此,如何增进人才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学者跨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真正意义上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在音乐学的基础上加以计算机技术辅助研究,发扬和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

2.音乐数据库开放性不足

靳婕在《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一文中提到:“现有的这些数据库,有的仅供文本格式的全文浏览,有的仅限于文本目录级的查询,有的正在建设中尚未完善,有的目前已经处于停滞状态,而真正意义的音乐多媒体数据库尚不具备。”③

在登陆已经建立特色音乐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查网站查看时,不难发现,很多音乐数据库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资源垄断,大部分数据库是需要该学校的校园网或者校内账号才能访问,这就违背了建立音乐数据库的初衷。收集民族音乐资料,建立数据库平台不是为了将其束之高阁,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网上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便利,這样才能更好地找到让民族音乐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发展方向。所以,音乐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还是任重而道远。

3.网络民族志、线上交流受制于网络状况

网络民族志虽然可以实时更新调查进度,交互式聊天软件虽然可以实现远隔千里的调查研究,但都受制于网络状态。如果调查的对象处于偏远地区,信号无法覆盖,甚至连手机都没有普及。那么,借助于网络平台而实现的线上调查就无法开展,此时还是需要学者深入到实地进行参与式调查。所以,虽然新媒体技术为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调查带来不少便捷,但也受制于许多条件。

四、结语

新技术的产生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放弃民族音乐学传统参与式的实地调查,音乐数据库、网络民族志、线上交流工具的出现只是田野调查的辅助工具,都是为研究者提供相关资料的方法。未来,民族音乐学的实地调查甚至可能出现以VR虚拟技术为手段的调查方法,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技术,都是为了使调查报告更具有说服力与真实性,都是为了我国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而服务。

注释:

①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②袁静芳.中国古老音乐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探索与创新———关于建立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数据库 ” 的意义和价值[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4).

③靳婕.世界民族音乐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音乐(季刊),2006(1).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调查 配饰 面对面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