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艾夫斯《1/4音钢琴曲三首》为例探讨功能及思维的1/4作曲技法

音乐
艺术研究
2018年01月08日 18:32

周婷婷

摘 要:在“共性写作时期”,对于构建一部音乐作品来收,功能和声以及调性思维有着基础性结构力的作用。在艾夫斯所有作品中有唯一一部1/4音的作品,即《1/4音钢琴曲三首》,它的末乐章的“合唱”部分,是艾夫斯对于1/4音作曲技法的一种有益的探索。这部作品的最后的部分的合唱,有三种1/4音和弦结构和序进,并在此基础性的和弦结构和序进的基础上,对潜在调性的低音进行与终止式进行暗示,不仅如此它还建构了特殊调式和对历史音调的引用等。这部作品以功能和声与调性思维来实现,并使整部作品结构的完型。

关键词:《1/4音钢琴曲三首》 功能与思维 1/4作曲技法

艾夫斯在美国音乐创作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他担任着新音乐创作的开山人的角色,他的《1/4音钢琴曲三首》创作于1923-1924年,这部作品对于艾夫斯来说是晚年作品中十分重要的,它是其具有创造性的一部作品,它重要是因为它是唯一的,是作家唯一一部使用了微分音的作品。这部作品从三个乐章展现了艾夫斯在旋律、节奏和和声三个方面对1/4音作曲技法进行的探索,前两个乐章都是由其早期的作品改编而来,第三个乐章则是由1914年为弦乐队作的同名的作品改编而来。

这部探索性的作品在种种原因作用下,被按照双钢琴的形式进行演奏,这种双钢琴同时演奏不能把作家追求的1/4音表现出来,整个演奏是通过将第一钢琴本该做到的微分音的音高调高1/4来实现的。

一、 基础和弦

1.中立七和弦

这种基础和弦本由四个音组织而成,最常见的就是以C作为根音,紧接着往上是D音、再往上是G音、最后是A音。在艾夫斯眼里它就是含有两个纯五度和三个减1/4音程的大三度,它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的和弦,在12音与1/4音两个面颇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有两个纯五度,但是与之不同的是,这种和弦的三音与根音形成的中立三度处于大小三度之间,七音与根音形成的中立七度则处于大小七度之间,中立七和弦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这种基础和弦中相挨着的两个音之间,它们的音程距离都是相同的。等距音程是这种基础和弦的重要特点。中立七和弦与减七和弦有着相似的形态,都含有等距音程,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后者的等音程有着八度循环的重要功能,但是前者中立七和弦则没有,它的七音和高八度根音是有距离的,即中立二度的距离。正是由于中立七和弦的这种特性所以它能在各个音上构成不重叠的移位。

在艾夫斯的作品的第三个乐章中,中立七和弦的身影随处可见,它的运用范围很大、十分广泛。在第三乐章中这种基础和弦常以开放排列的形式出现,在进行演奏的时候,中立七和弦中的两个纯五度不能在一架钢琴上同时演奏,而是把它分别给了第一、第二钢琴,不仅如此,还让它们处于不同的音区进行演奏。以第三章为例,特别是其初始的和弦,第二钢琴用低音对C-G进行演奏,然后用第一钢琴中音区弹奏D-A。

整部作品中存在着七和弦三度叠置,这种叠置是有等音替换而形成的,乐章中的和弦之间还存在着等音程关系。整篇乐章中多处存在中立七和弦,这种基础和弦充分体现了作家对传统和弦的概念和结构的借鉴。中立七和弦还有一种和弦变体,这种变体是在中立七和弦的五音、七音的基础上降低了小二度形成的。中立七和弦的变体冲击了原有的两个纯五度的稳定结构。

2.四度交置和弦

四度交置和弦也是1/4和弦的一种基础和弦,它是四个小三度构成的,这四个小三度都相距减1/4音。具体来说,四度交置和弦是五音和弦,它的根音以及冠音形成了小七度,不仅如此,它还包括三个纯四度。例如,以C为根音的四度交置和弦,其和弦音为C-D-F-G-B。此和弦不仅包括两个具有连续性的纯四度,还有交置其中的第三个纯四度。四度交置和弦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与中立七和弦一样,四度交置和弦也是等音程和弦,并且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说二者和弦数目都大于四,或者等于四,双方都具备两个1/4音等等。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差别就明显在于二者的和弦音数量、和弦音内部的音程关系,具体表现在数量不同,音程关系也不同,举个例子来说,二者相邻音之间音程关系差别很大,分别是减1/4音的小三度,另外一个是减1/4音的大三度,相邻的不同相隔的也有差异,其中一个是纯四度,而另外一个则是纯五度等等。

除了中立七和弦之外,四度交置和弦是艾夫斯探索的另外一个重要的1/4音基础和弦,这源于作家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与作家對微分音的研究和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与作家对1/4音和十二音分层的运用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产生主要是为了和中立七和弦中的减1/4音大三度音程进行区分,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创造出了减1/4音小三度音程,而这种探索建立在大小三和弦的概念的基础之上。

3.“9 0-5-5”和弦

“9-5-5”和弦是另外一种重要的四音和弦,它有增1/4音的大三度和2个减1/4音的小三度。“9-5-5”和弦与四度交置和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多曲谱中“9-5-5”和弦的转位都被原位四度交置和弦包含着。

二、 潜在调性

和声调性和旋律调性是确立调性的两种基本的确立形式,和声调性是依靠和弦与低音进行的,而旋律调性则是依靠旋律的调式化进行的。

1.低音进行与终止式

艾夫斯的作品中末乐章的合唱部分以和弦根音及低音的四五度进行来对1/4作品的潜在调性做了暗示。这个作品的开始的一到四小节,就在中立七和弦以及变体和弦的基础上,生成了低音四五度进行。着眼于低音关系,第一小节的低音是C,而在第二小节就跳至G,然后又回到C,从而形成了C-G-C进行,随着在后两节以低音C-F-C进行。诸多的低音方式都达到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强调了C主音地位,这些低音方式的序进模式和分句结构也十分吻合,它们还都以中立七和弦开始和结束。

这部作品的主和弦就是以C为根音的中立七和弦,C调是整个作品开始的调性。这部作品除了以低音进行来对调性进行暗示外,还以类似功能和声的终止式来对1/4音进行强调。比如说作品的第一段的十三和十五节,通过中立七和弦的移位和连接形成了C调和弦序进,整部作品中总共出现了三次这种序进,并且每次都是在段落结束处出现,因此它就成了固定的终止式,它又再一次地强调了整部作品的调性。

2.“1/4音G大调式”与和声进行

这部作品中的十六到二十九节,通过线性陈述形成了1/4音G调式。1/4音G调式以G大调式为基础,通过吧后四个的调式音阶升高1/4音,才形成的调式。在第一钢琴的全低音演奏的过程中,对1/4音的后四个调式音级进行了提高,而第二钢琴则对另外的三个调式音级进行演奏,同样以低音全音进行,在演奏的过程中两个钢琴交相呼应。

艾夫斯的作品在上述基础之上,为了再次强调该段的调性,对传统调式和声手法进行了合理地运用,比如说在段尾处有“I-V-I-IV-I”的和声进行,这些和弦是在1/4音G调式中形成的三和弦,这样一来这个段落不仅出现了1/4音G调式,还加强了对其的强调,至此与第一段的C调形成了对比关系。

三、整体结构

在对作品末乐章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乐谱和音乐形态将最后的合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呈示性乐段,这个乐段呈现了1/4音和弦、变形和弦。第一部分中包含了和弦低音的四五度进行、段落终止式,它们都共同强调了C调,并出现了先形成然后再进行对比的三句式的乐段。其中的第一乐句通过合唱式织体,对其暗示的C调性进行了呈示。紧接着下一句,也有织体,这种织体与第一乐句的织体十分相似,它还以七和弦的变形和弦,与上一句变成了展开的关系。最后一句则把四度交置和弦呈示了出来,整句都是通过全音阶平行进行的方式展现出来,与第一二句在音高和织体方面形成了对比。本段末尾处以固定的段落终止式结尾。

第二部分则是复调织体,它是一个对比性段落,有明显的调式,这个部分的前十个小节在第一以及第二钢琴上通过线性化的陈述,之间构成了一种模仿关系,除此之外,其低音声部还明显地表现出了1/4音G大调式。在之后的二十六和二十七节也出现了1/4音G大调式。二十八和二十九节作为本部分的末尾,是本段的固定段落终止式。第二部分以复调织体和1/4音G调式与第一部分形成了对比。

第三部分以合唱式展开,其声部中多有三度叠置音程,在两个钢琴之间相互交错。这部分的前十一个小节,可以分出六个截段,它们都是以两个小节为单位的,且它们都是以二度进行为主。在三十四和四十小节更加明显,各个截段之间逐渐形成了重复和1/4音模进的关系。第四十节到四十二节又出现了中立七和弦的变体和弦,这两节的声部进行与整个作品的前四小节十分相似。接下来的四十三到四十七小节则是对第一段的二三部分的重复。

结语

在对艾夫斯的《1/4音钢琴曲三首》中的1/4音作曲法进行总结的时候,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进行。从纵向结构来看,艾夫斯对传统七和弦的结构进行了借鉴与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1/4音,从而探索出了中立七和弦、四度交置和弦、“9-5-5”和弦,这三种和弦都是1/4音和弦中的基础和弦,这三种和弦的音程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减1/4音小三度、增1/4音小三度、还有减(增)1/4大三度,它们与传统的和弦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度音程的1/4音扩展。

作家以追求1/4音为基础,不断地对传统音程、和弦进行改造,使原来的音程总类逐渐扩展,同時使和弦的结构形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新音响的获得奠定了基础。由于其对传统的和弦的借鉴使其更加具有合理性,也更加独立,并为其提供了保证。

再从横向的方面来说,在1/4音和弦序进中生成了类似功能和声的低音进行,并对其潜在的调性进行了暗示,除此之外,它以G大调为基础,升高了音阶后四音,使其变成了1/4音G调式,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了一种线性化的旋律。

作家的《1/4音钢琴曲三首》这部作品,把作家用1/4音作曲技法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整部作品的调式的构建和音调都是基于功能和声与调性思维来实现的,使整个结构变得更加完善。这部作品犹如一部预言性的作品,它对1/4音作曲技法的探索对后世的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予了他们以启发。

参考文献:

[1]钱仁平. 基于功能和声与调性思维的1/4音作曲技法——以艾夫斯《1/4音钢琴曲三首》为例[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2(1).

[2]钱仁平. 1/4音作曲技法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

[3]钱仁平. 基于集合思维的1/4音作曲技法——以布列兹《新婚的面容》为例[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3).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和弦 配饰 调式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