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舞蹈的创作及发展分析

音乐
艺术评鉴
2018年05月02日 04:49

浅析当今少儿舞蹈艺术发展现状

廖宁

摘要:少儿舞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少儿舞蹈创作及发展已成为少儿教育者考虑的主要问题,少儿舞蹈的创作也逐渐提上日程。本文通过对少儿舞蹈的创作及发展进行分析,详细介绍少儿舞蹈的特点以及少儿舞蹈创作时的误区,总结少儿舞蹈创作的基本模式,为少儿舞蹈创作及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少儿舞蹈   创作   发展

中图分类号: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93-02

少儿舞蹈的创作是对少儿对舞蹈的认知力和欣赏力培养的不竭动力。虽然少儿舞蹈作品和成人舞蹈作品一样,其艺术手法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但是少儿舞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少儿舞蹈的创作上必须正确把握其独特的性子,把少儿的纯真、活泼、乐观快乐和积极向上的特征融为一体。

一、少儿舞蹈的特点

少儿舞蹈的受众群体是少儿,这就要求少儿舞蹈的创作必须紧扣少儿的心理状态进行。在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的心里特征,在创作思想上,必须体现出这一时代的儿童所据用的思维状况。

众所周知,娱乐性和趣味性是少儿舞蹈的基本特征。玩是儿童的天性,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没有比玩更重要的事情了,在孩子们的认知世界中,一切物体都可以演化成好玩的东西,舞蹈也不例外,所以少儿舞蹈的创作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同时少儿舞蹈具有形象性的特点。

舞蹈是通过人的眼睛进行审美的,因此舞蹈作品中的情景和心理状态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实现的。而少儿阶段孩子们身体、智力等都发育不完全,思维仍处于初级阶段,对事物的认知是比较直观的。少儿舞蹈同时还具有模仿性的特点,模仿是个体自觉或者不自觉的重复他人行为的过程,儿童舞蹈的创作也要从孩子的生活中找到灵感。所以,儿童舞蹈创作需要围绕模仿性这一基本特点进行。

二、少儿舞蹈的创作的误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舞蹈创作过程中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舞蹈本质的特征,特别是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作品取材偏向于成人化、虚荣化、表面化,有些作品甚至超出了少儿舞蹈的范畴。这些创作中的误区偏离了少儿舞蹈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更有悖于我国倡导的促进文化健康的发展方向,因此,少儿舞蹈创作中,这些误区不容忽视。

(一)误区一:作品选材趋于成人化

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创作者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节约时间,快速的创作出作品,创作者不能深入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不能深刻把握,创作者的思维仍停留在成人化的模式中,使创作出来的作品趋向于成人化,无法深入少儿的内心,使作品难以让真正的受众接受和理解。

(二)误区二:虚荣化和表面化

少儿舞蹈作品的虚荣化和表面化是指过分的追求舞台效果、片面的追求作品新意,不能够从受众的实际情况出发,造成作品失去其真实的意境,背离了剧情的发展。这种虚荣化和表面化,短期来看,对孩子们的轰动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其作品内容却不能与孩子们的思维达成共鸣,因此,这种虚荣化和表面化的作品只能是一种哗众取宠的效果,并不能从长远意义上满足受众的需求。

综上所述,少儿舞蹈在创作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本身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追求其本身带来的轰动效果,追求舞台的绚丽和高难度的技巧,而忽视少儿舞蹈的长远发展,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是赝品,无法实现少儿舞蹈创作中的现实意义,丧失了舞蹈对少儿的教育意义,不能与孩子们的思维形成共鸣。因此,在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孩子们的思维情况为基点,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进行创作,更重要的是要在孩子们的思维基础上进行创新,避免创作出来的作品超出了孩子们的思维范围,无法与孩子们的思维达成共鸣。

三、少儿舞蹈创作的思维模式

少儿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少儿舞蹈的作用是让孩子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陶冶孩子们的情操,使孩子们的感情世界更加的丰富多彩。因此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必须全面围绕孩子们的素质教育的背景进行,要在追求舞蹈艺术完美的基础上实现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要少儿在这一阶段的表演优势

舞蹈是对大自然中各种事物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展现的过程,少儿舞蹈的作用是通过肢体语言像孩子们形象的展現出各种事物,加速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速度。比如:在创作少儿舞蹈的同时,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模仿,勾画简单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最善良和邪恶进行正确的认知,这样的舞蹈创作才能实现其真实价值。

(二)少儿舞蹈的创作要以少儿为主体,体现少儿美育的功能和作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少儿舞蹈这门艺术也不例外。在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必须深入到少儿多姿多彩的少儿生活中去,在少儿的生活中寻求灵感和素材,以少儿为主体,用少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拥有时代性,又要凸显艺术性的特征,让孩子们不仅能够拓宽自我的视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而且能体现孩子的主体作用,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让少儿舞蹈的创作更有现实意义。

(三)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把音乐作为灵魂,把道具作为出发点

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把音乐作为灵魂融入到舞蹈少儿舞蹈中,让音乐和舞蹈共同刻画出精美的人物形象,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下配合自己的肢体语言,对故事情节进行剖析。

每一个少儿都拥有很强的想象力,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必须利用好这一点,把道具作为少儿舞蹈创作的出发点,激发少儿的想象力,通过舞蹈道具,提供给孩子们一个想象的空间。

把音乐作为少儿舞蹈创作的灵魂,把道具作为出发点,两者相互配合,不仅能够激发少儿的想象力,而且能够提高少儿的灵活性,不断提高学生对舞蹈专业知识掌握的能力,增长少儿的见识,实现少儿舞蹈创作的真实意义。

(四)少儿舞蹈在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把握表演的主题动作

少儿舞蹈的核心是通过动作来表现的形象。在少儿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需要把握表演的主题动作,这就要求创作者深入到孩子的世界中,观察孩子的生活状况来捕捉舞蹈中的形象,把这些有趣的动作作为舞蹈的主题动作进行,通过这个基本的动作不断衍生出不同的舞蹈动作,不断完善舞蹈动作的连贯性,最终创作出来能够让幼儿接受的优秀的少儿舞蹈。

综上所述,在少儿舞蹈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在遵循舞蹈创作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要掌握孩子们的心理状况,用孩子的思维去创作舞蹈,从孩子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趣味性和娱乐性之中强调舞蹈的主题思想,体现孩子们的纯真,创作出适合孩子认知的舞蹈作品,而不能完全照搬成人舞蹈的创作方法。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跟孩子们达到共鸣,增长孩子们的见识,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提高孩子们的审美意识,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少儿舞蹈的发展价值

(一)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少儿舞蹈的价值在于提高少儿的对美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由于少儿舞蹈是舞蹈艺术的一种,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的生活更加风姿多彩,給孩子们带来快乐和表现欲,更让孩子们自觉的模仿舞蹈的各种动作,调动自己的器官和肢体动作,然后融入自己的想象,提高孩子对没得创造能力,因此少儿舞蹈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少儿的审美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基础

少儿舞蹈的创作是贴近少儿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因此,少儿在排练、学习,表演、欣赏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不同事物的情感,体验不同强度的情感,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思维感情。

(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的协调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在各个家庭,这些孩子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发展比较强盛,共性的发展有点不足,因此,少儿舞蹈的表演需要孩子们相互配合中完成,这就要求孩子们不断的进行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所以积极向上的少儿舞蹈,有助于培养少儿的合作与互助意识,让孩子们能够亲密无间的合作,不断的培养孩子们的相互交往的能力,实现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共性发展的协调。

五、结语

少儿舞蹈的创作及发展的过程中,创作者在遵守舞蹈创作的基本规律的同时,必须做到紧扣受众者的心里特点进行创作,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不仅脱离了少儿舞蹈正常发展的轨道,而且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婕,刘海栋.少儿舞蹈的童真·童心·童趣 记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发展研讨会[J].舞蹈,2017,(09):20-23.

[2]王妮妮.论社会少儿舞蹈训练的科学性[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3]王永利.刍议少儿舞蹈的性质和特点[J].大众文艺,2013,(12):167.

[4]王贞.曹尔瑞少儿舞蹈创作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少儿 舞蹈 孩子们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