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体会
卢红
摘要: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柳琴被越来越多的初学者们接受和喜爱,其中,幼儿是重要的学习群体。笔者通过多年在中国儿童中心的柳琴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希望通过经验分享,为柳琴的普及和幼儿柳琴教学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幼儿 柳琴教学 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110-03
它身材娇小、可人小巧,常被误会成琵琶却不急于争辩;它声音高亢、清亮婉转,用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自己的坚强;它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神奇的传说,只凭着那无所依托的轻盈在孤芳自赏中栖息;它后来居上,脱颖而出,在同行中成为当之无愧的新秀——它,就是柳琴。
柳琴原是流行于鲁南和苏北一带的地方戏曲柳琴戏、安徽泗洲戏的主要弹拨伴奏乐器。这种俗称“土琵琶”( 浙江称“金刚腿”) 的柳琴,因其形状像柳叶,也称“柳叶琴”“柳月琴”。原始的民间柳琴为双弦七品,音域一个半八度,用右手中指戴一个柳琴套(竹制圆筒) , 由大拇指食指捏住进行演奏,音色高亢,声大势壮,有其独特的风格。现在的柳琴发展为四弦二十九品,由一个半八度扩展为四个八度,并在排列上改为十二平均律,可任意转调,增大了音量,美化了音色,在制作上也更为美观大方。柳琴的独具特色不仅能融入民族乐队的整体演奏当中,在与手风琴、小提琴等西洋管弦乐队的合作中也能产生各种风格和效果。
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柳琴这件有着美妙音色、特殊弹法的高音乐器也越来越多的被许多的初学者接受和喜爱。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幼儿不仅是我们民族音乐明天的太阳,更肩负着继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的教学规范化、系统化就要从幼儿做起,这样才能不走弯路,使柳琴这门乐器在教学中越走越正,越走越远。
笔者是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在中国儿童中心从事柳琴教学已有十年,深感校外教育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培养社会各行业中的专业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校外教师,我们有义务将中国的传统器乐传播普及和发展,更要培养幼儿热爱音乐、树立幼儿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品质。
作为一名柳琴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不断学习、摸索、总结中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在中国儿童中心工作的十年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辅助、应用于柳琴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学习柳琴的益处
中国儿童中心的柳琴课程,招收对象为5岁以上。柳琴体积小、携带方便,音色明亮,教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柳琴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眼看、耳听、口唱、手弹、足拍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性,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有促进作用。同时,学习柳琴能增强学生再现音乐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樂表现力,培养高尚的音乐情操。学习柳琴,还能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视奏、视唱能力,加强学生的听觉能力。此外,柳琴在乐队合奏中有重要的作用,学习柳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
二、幼儿柳琴教与学的特点
中国儿童中心是集科学研究、兴趣培养、教育活动、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校外教育机构,拥有实验幼儿园、文艺部等较好的教学平台。中国的民族乐器是我们祖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柳琴是这宝库中一颗耀眼的“珍珠”。柳琴的历史较短,但发展却很快。从王惠然等老一辈音乐家改革柳琴的五十多年以来,柳琴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已成为民族乐队中的常规乐器和大众喜爱的独奏乐器。它需要被继承、发扬和光大,要能够被更多的人认识它、热爱它、学习它、发展它。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地搞好普及。
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幼儿学琴是一项充满艰辛又快乐的任务。中国儿童中心幼儿柳琴班上课采用大班教学和单独辅导相结合。刚开始采用先唱后练的办法,这样做除了可以使学生们真实的体验到音律以外,还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音高概念,从而逐步唱准音高,感受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进行示范,演唱所要教授的谱例,使学生先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和基本的概念,先从模仿阶段开始进入学习。笔者所选择的谱例是一些久经传唱的儿歌、山歌、优美的民歌、经典的国内外歌曲、流行的各种曲调。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无形中被扩大,不仅在课堂有老师教,课下也有各种机会进行吟唱和学习。柳琴是高音弹拨乐器,虽然乐器本身体积小比较适合幼儿学习,但弹拨乐器对右手的要求是很严的,不但要求右手能灵活摆动,而且要准确无误地弹到指定弦上。刚开始学琴的过程是很枯燥的,就一个弹挑动作就要弹上几百甚至上千遍,这个阶段是整个学琴过程中最艰难的。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鼓励幼儿,并指出幼儿学习中的毛病,与幼儿一起反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笔者会传授一些基本的乐理和音乐文化教育这些重要的基础类知识,帮助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学会如何打拍子、辨别音高、演唱演奏新的谱例。现在有许多的老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让学生纯模仿的教学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也有自己的好处,可以使学生按部就班的跟随老师一字一句了解乐曲进行学习。但是,大多数使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尽管学了很久,依然不会独立地分析演唱乐曲,相对来说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因此,笔者认为一定要让学生尽早进行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让他们更早的融入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和判断。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们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具有创造性,越学越有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最广泛的角度接触不一样的音乐作品,不一样的人文作品,更科学、规范、系统地进行学习。
通过富有趣味的课堂教学,幼儿从开始的坐不住凳子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充分培养幼儿对于音乐所产生的浓厚兴趣。笔者柳琴班学生教学成功率很高,一般每个幼儿都能顺利掌握柳琴基本演奏技能。
三、幼儿学习柳琴基本功的重要性
学习乐器如同盖房子,需要要打好基础。楼层越要盖得高,基础越需要打得越深,这个道理人人皆知,因此,打牢柳琴学习的基本功是关键。在中国儿童中心,我们从最初的手指操开始打基础:每天抓手五百次,期间一定要双臂放平,两只手打开、握拳、打开、握拳,每天都要坚持。其次要进行力度、耐力训练:每天用每个手指头拎1.5升的矿泉水瓶子,直到手指发酸为止换下一个。再次就是进行食指、中指、与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二三指快速交替练习,通过这三个训练,能够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度以及很好的耐力训练。
学习任何一门乐器都有一段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在顺利度过起步阶段的学习后,面临更加复杂而艰苦的阶段,那就是两手配合阶段。柳琴需要左手和右手同时配合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就使得一些幼儿比较困难。柳琴的音区很高,弦的张力很大,琴弦很硬,必须使劲按才会发声音,很多幼儿按下去,手指马上就显出一道道印痕,而且很疼,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多加鼓励幼儿去战胜困难,勇敢坚强克服它。有时笔者故意问幼儿疼不疼,结果没有一个说疼,这充分地体现出幼儿的好强个性。其实不少幼儿为练琴流过眼泪,而在老师面前个个都表现得那么坚强,想想幼儿天真地模样,作为老师确实感到由衷的高兴。
四、扩大柳琴的普及面
要想使柳琴不断地发展,那么就要充分重视普及教育。普及教育首先要从娃娃抓起,这是基础。中国儿童中心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教学窗口,也为笔者提供了一个广阔发展的平台,笔者从最初级的教起,让他们打好基础,保证每个幼儿都有所收获。但是由于柳琴的历史较短,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多,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选择它。
俗话说:“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作为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琴。展示的平台有很多,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舞台上,都可以让幼儿体验和感受表演带来的兴奋和紧张,为他们积累更多的舞台表演经验,树立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成就感。其次,笔者还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每年组织的以母亲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已经成为一个品牌,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会关心、关爱母亲,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恩、报恩。再次,將具有中级以上演奏水平、有一定视奏能力的学生选拔进入民乐团学习,民乐社团对于学习器乐的学生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让学生登上舞台、进入高雅音乐殿堂,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合作的愉悦及音乐的美好,更让幼儿站在新的视角去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极大地坚定了他们学习乐器的信念和意志,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兴趣。此外,要适当地让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比赛,从中找到差距,不断地积累经验,制定更好的练琴计划,不断进步。最后,要定期带学生走进音乐厅,欣赏民乐演奏,感受氛围,提高音乐修养。
五、柳琴教学需加强团队建设和作品创作
普及是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普及就没有提高,而提高又促进了普及,从而推动柳琴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做好普及的同时要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选出优秀的学生重点培养,组成一个小的柳琴乐队,训练一些简单的合奏乐曲,提高他们的练琴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优秀的学生进行演出活动,参加各种比赛,以提高他们的演奏水平和实践经验,树立他们的信心,进而为音乐学院输送人才,为柳琴事业的发展做好普及和提高的教学工作。另外,柳琴的发展不是靠一个人努力就能做好的,需要所有的柳琴工作者一起努力,共同研讨、交流,因此要做好柳琴团队建设工作,成立柳琴工作室,外聘柳琴教师团队一起为柳琴发展出谋划策。最后,柳琴教师也应该及时充电,要经常向柳琴的教育专家和音乐学院的教授们学习请教,以补充新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为普及与提高的柳琴教学打好基础。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在开好柳琴培训班的同时,做好教科研工作,通过教学实践提升理论基础,抓好柳琴作品的创作,除了找适合学生的演奏教材外,要学会编曲,为学生创作柳琴作品,科学地编排业余柳琴考级曲目,为柳琴教学规范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柳琴这颗民乐的“珍珠”更加璀璨。
六、结语
柳琴的普及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绝不是靠几个人短时间就能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现在开始,加强普及柳琴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从笔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柳琴艺术事业就一定能够得到发展,辉煌而灿烂的明天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