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在电子音乐创作中后现代主义音乐的运用发挥

音乐
艺术评鉴
2018年05月22日 04:31

后现代主义音乐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应用.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 在线看

边巴达杰

摘要:在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的不断追求下,人类音乐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电子音乐表现形式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产生、传承与发展,都是与社会物质生活、精神领域、思想观念相结合所演生出来的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产物。本文分别介绍了电子音乐以及后现代主义音乐,就如何更有效的运用好电子音乐和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想之间的融合关系做出了简要分析,使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想在电子音乐创作上进一步得到借鉴与延续。

关键词:电子音乐   后现代主义音乐   融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077-02

电子音乐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产生的,它以电子原理的方式进行进行音乐创作,严格来说,除了在演奏上,利用电子方式进行任何乐曲上的创作也是属于电子音乐。后现代主义音乐则是指由“后现代主义”思想所产生的音乐作品,或者与之相关的音乐文化作品。如何更好的将后现代主义音乐运用发挥在电子音乐上,处理二者关系,更好的结合两种艺术之间优点,则需要通过分析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的起源、背景、艺术特色等,解决两者继承和有机结合之间的问题。

一、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

(一)电子音乐

1.电子音乐的发展特点。电子音乐的音乐制作是利用计算机手段而来的,它依靠电子设备产生音乐与声音,具有很大的发挥自由度。电子音乐在艺术特色上有鲜明的科技气息,它纳入了传统音乐难以运用的声音,突破人类极限,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试音乐的力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革新了传统音乐,是对传统音乐的背叛与再度创作。中国真正的电子音乐是在其进入音乐学院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产品进入中国,揭开了中国电子音乐发展的序幕。在二三十年的努力下,我国的电子音乐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

2.电子音乐的影响与发展趋势。电子音乐是融合了科技手段与声音的艺术形式,它给作曲家极大的创作自由因而也极具富有创意。电子音乐已经渗透到音乐自身领域甚至是人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人们熟悉电子音乐并认同电子音乐,它带来的是一种新的音乐演绎方式,在审美上也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

(二)后现代主义音乐

1.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产生及特点。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学家经常用到的词,是被用来表示思想行动超越了启蒙时代的认知范围。后现代主义音乐是音乐家们尝试大胆突破传统音乐的束缚,追求用新的表现形式来替代原来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创作思想、方法工具和语言形式都在传统的基础上求新、求异。后现代主义音乐呈现出的特点是无序的、多元混合,还有通俗化。它反形式主义,在噪音音乐和具体音乐上多少都采用声音无序材料构成,风格也没有规律,随意结合,不遵守传统音乐既定的规则。

2.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影响。后现代主义音乐将个人意志对音乐的创作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打破了传统音乐发展后期的“音乐工程”。当然,它也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叛离,与电子音乐有相似之处。后现代主义音乐越过生活和艺术,将世界彻底打破,然而这种以意识形态为本质的艺术本身是应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后现代主义音乐家认为艺术与生活平等的思想,是不正确的。

二、后现代主义音乐在电子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思路

(一)后现代主义音乐与电子音乐相融合思路的产生

人类对于音乐是在不断的探索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推陈出新,进行继承与创新,电子音乐虽然是在对传统音乐进行创新的前提下产生的,但其本身也受到了音乐家们的不断思考、力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到新的声音。在这个“求新求异”的时代里,人们的审美已与之前有所不同,而且受到不同生活经济、性格特征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个人的审美都不全部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而作曲家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创作意识,他们在电子音乐这个高度自由的领域天马行空,自由的追求自己想听到的声音,因此现在的电子音乐具有很强的个人主义色彩,声音的重复率大为降低,每个作曲家都追求用新的声音呈现给听众。

我们比较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就能看到,两者的创作思路都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个人主义风格,但它们二者的表现力都不足,因此可以尝试将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相结合,完善它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创造出新的声音。在现阶段的声音合成技术逐步完善,高质量、更丰富的声音在科技灵活运用的条件下更能在短时间内稳定运行而涌现出来。

(二)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相融合的美学意义

無论是早期的传统音乐,还是今天的电子音乐,它们都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音乐形式。相反,人类在音乐的发展是不断的推陈出新、标新立异,电子、后现代主义、音乐这三者相结合在一起,使世界音乐向着多元化进一步发展,21世纪的音乐在不断的演变之后发生化学式般的反应,趋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电子音乐和后现代主义音乐虽然在起源时上相差不大,但它们二者的定义却大不相同。电子音乐是采用各种电子设备创作演奏的形式,它以科学的概念将一切以电脑制作软件、电子软硬件合成器、电子鼓机等产生的电子音响都纳入到电子音乐的范畴中去,它通过电子设备改变声音,追求认为完美的音乐,更能与时代接轨受到听众的喜爱。如今电子音乐对于世界音乐的积极作用及审美教育作用都已是有目共睹的,正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融合。今天的电子音乐完全依赖于科技手段的操作,作曲家对于传统音乐的旋律和谐已经不如从前,甚至是节奏技巧、复音技巧,使这种音乐不完全组合,并无法发展为主导音乐。

三、后现代主义音乐在电子音乐创作中运用的实践探讨

(一)后现代主义音乐在电子音乐中的制作方法

1.后现代主义音乐融入电子音响的技术

第一,改变音色。音色是音乐的主要元素之一,在电子音乐创作过程中,使用电子设备创造出来大量声音,在这个运用音乐合成技术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声音,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传统音乐的音色进行的一个扩展与补充。通过调制参数的混响,实时效果监测等就能得到想要的不同声音,还能得到相应的不同效果,这种声音的利用,能减少声音的重复率,大大提高电子音乐中的个性化特点。

第二,声音合成铺垫。利用声音合成的技术给受众营造一个个恐怖、温馨或者是空灵神秘的场景,能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具有戏剧化的音色烘托出气氛,能给现代受众更为直接的感官刺激。

第三,乐器样本声音。音乐创作追求更为真实的声音,声音合成器能够利用它的乐器样本声音记录的真实乐器的声音、人自然呼吸的声音甚至于自然界中下雨打雷刮风的声音、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录音中的声音能够做到高质逼真的效果。

2.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想改变音乐空间的技术

音乐不光是时间的艺术,存在音高、音强、音的时值以及音色这四个元素,它也是空间的艺术,它可以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添加一个“音位”的元素,创造出声音表演中的一个空间感。具体可以通过设计动静场景,利用声音的时间错位与力度差异,造成此起彼伏的声音空间,形成一个动态场景。

3.乐器摆放位置

电子音乐通过对空间的拓展和延伸,能夠通过改变位置的固定化,使交响乐团有一个视觉上的空间感。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都为电子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突破原有的技术,使电子音乐突破限制在摆脱传统三维空间思维观念之后,能够在运动中切换扬声器,使空间最大化。

4.后现代主义音乐融入电子音乐创作的基本手法主要是涉及到循环、倒置、缩短与延伸、拼贴等方面

(二)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相结合的成果

广告、铃声、流行音乐等都是电子音乐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如今具有后现代主义思想的电子音乐已经开始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它给人们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人们的听觉审美和生活习惯,提高着生活品质。这是电子音乐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它在社会音乐大发展的进程中不会短暂的被替代,同时,也让人们更多的置身于音乐活动本身的主体地位,更多的参与到制作声音、创新声音中去。

四、结语

从20世纪到今天,计算机技术的飞跃进步让后现代主义音乐和电子音乐能够发展迅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电子音乐技术具有一定的传统音乐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强的技术理论和实用的操作,只有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编程和音频软件的操作,我们才能创造出新的现代音乐产品。另外,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人才,针对我们的电子音乐专业发展问题加快探索的步伐,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电子音乐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文岩.电脑音乐制作与乐队编配[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5.

[2]周小东.录音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子音乐 音乐 后现代主义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