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旦角表演“三创”论

新闻
戏剧之家
2017年08月06日 18:01

王秀琴

摘 要:秦腔是我国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旦角是秦腔重要行当之一。表演艺术是秦腔旦角的生命与支撑、凭借与依托。本文专门对秦腔旦角表演的“三创”——人物创造、表演创见、艺术创新进行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研究。力求对秦腔旦角表演艺术,提供一定的正能量。

关键词:秦腔旦角;表演;创造;创见;创新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2-0022-01

秦腔是我国民族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旦角又是秦腔的重要行当之一。而表演艺术则是秦腔旦角的生命与支撑、凭借与依托,表演艺术的高低优劣,直接决定着秦腔旦角整体艺术水准的高低优劣。

而在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中,据笔者本人多年来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实践的经验与体会,最最重要者,当属“三创”——人物创造、表演创见、艺术创新。下面分别对这“三创”进行必要的理论梳理与阐述,希望对秦腔旦角的表演艺术提供一定的正能量。

一、人物创造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三创”的第一创,是人物创造。这是秦腔旦角表演艺术的“最高任务”与“最终目的”。

众所周知,戏曲行当是“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脚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从戏曲史上看,分行由简而繁;各剧种又有所不同。”划分行当,对于戏曲表演艺术的学习、舞台表演、流派形成等等,均有许多益处,即可以按照专业类型与特点来进行。

但是,划分行当并不等于对所有剧目中的人物进行类型化的表演,恰恰相反,是要通过类型化的行当表演艺术的特点,来塑造个性不同、具有特定情境下特定的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所言前辈戏曲大师们说:“演人不演行。”说的就是要通过行当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也必须首先以人物创造为重任。人物塑造的要点就是人物创造,而所谓“创造”,就是前所未有、与众不同、独家创意。例如《游西湖》中旦角李慧娘鬼魂复杂的反抗个性,就是成功的人物创造。

二、表演创见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三创”的第二创,是表演创见。

如果说,人物创造是一种指导思想与艺术目标,属于“软系统”的话,那么表演创见则是舞台表演的具体落实与艺术体现,属于“硬系统”。也就是说,表演创见是人物创造的依托与凭借,而人物创造又是表演创见的支撑与指导,二者紧密结合、完美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谓“创见”,指的是初次出现的独到见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符瑞众变,期应绍至,不特创见。”之语,“创见”一词源于此。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对于演员而言,属于其自身的独家本领,他人不可复制、克隆。就是因为每一个旦角演员在舞台的表演实践中,充分融入了自己的设想、自己的经营、自己的设计、自己的预期,而这一切的实践中,无不渗透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表演创见。特别是流派艺术的创始人,更是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以创见作为基础,创造出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一个又一个的艺术高峰。所以,我们一定要继承前辈艺术家的敢于创见、善于创见的优良传统,,大力发扬创见精神,注重积累表演创见实力,更好地实现表演创见目标。

三、艺术创新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三创”的第三创,是艺术创新。

艺术创新是一切科学艺术的生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样,都离不开创新。离开了创新,科学技术就不能发展;离开了创新,文学艺术就失去了生命。相比之下,精神生产比物质生产需要更多的创造性。尤其是艺术生产比起其他精神生产来,更需要艺术家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物化在自己的艺术作品或艺术形象之中。……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

秦腔旦角表演艺术虽然属于“二度创作”范畴,但同样要以艺术创新为生命,绝对不可以鹦鹉学舌、邯郸学步式的机械模仿,而要创造出属于演员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特色、艺术亮点、艺术魅力。

在表演艺术创见方面,京剧“四大名旦”的四位大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例如同演京剧《霸王别姬》,梅兰芳大师就创造出优美精汇成的艺术风格,而尚小云则创造出刚劲俏丽的艺术风格。

综上所述,秦腔旦角表演艺术的“三创”——人物创造、表演创见、艺术创新,是三位一体、三维互动的,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58.

[2]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20.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9-250.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超越 旦角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