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赫金“对话理论”初探《追风筝的人》

新闻
戏剧之家
2017年08月11日 02:58

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txt免费下载

【摘 要】《追风筝的人》是卡勒德·胡塞尼的代表之作,尽管针对该作各种文学批评的理论视角不一而足,但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对其进行解读似乎仍为一条蹊径。本文试图立足于“对话”的理论基础,对文本的情节进行赏析,以图抛砖引玉,为今后的学者对卡勒德·胡塞尼的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巴赫金;对话;卡勒德·胡塞尼;追风筝的人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287-01

一、关于巴赫金“对话理论”和《追风筝的人》

巴赫金是前苏联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对话理论”是他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在巴赫金看来,“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1]对话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他者”与“自我”的一切联系。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的提出是源自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多年的研究,因此运用这一理论对其他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也是完全可操作的。卡勒德·胡赛尼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后随父亲移居美国。这种经历赋予了作者及其作品一种双重特征——既能够作为故事讲述人,以“自我”的身份参与其中;又能够客观判断,基于美国人的“他者”视角对小说进行审视,实现跨越时空、种族、虚拟与真实的对话。

二、阿米尔与哈桑的对话

主人公阿米尔是名声显赫的富豪独子,而哈桑却是受人歧视的外族佣人的儿子。尽管身份鸿沟难以逾越,但是他们从小形影不离,成为彼此最重要的伙伴。哈桑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个字便是“阿米尔”,预示了他今后的命运将与阿米尔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正是二人对话的开始。对话性首先以语言为基本载体,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话描写,对展现人物性格起到重要作用。哈桑内心善良,对阿米尔的忠心耿耿。他用直白的话语对阿米尔许下“为你,千千万万遍”[2]的承诺,并在后来为阿米尔一再做出巨大牺牲,乃至最终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二者的对话性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巴赫金说:“对话关系这一现象,比起结构上反映出来的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含义要广得多。”[1]风筝是阿米尔和哈桑对话的重要载体。阿米尔希望能够通过赢得斗风筝比赛换来父亲的认可,哈桑则默默帮助着他,作为他追风筝的人,没想到这却成为两人关系与命运的最大转折点。哈桑独自追赶坠落的风筝,却被种族主义者阿塞夫堵在死胡同里无情地强暴。而追赶而来的阿米尔躲在小巷里目睹了一切,却最终选择了逃跑。此刻,阿米尔和哈桑没有任何言语上的交流,但是他们的对话性却如此强烈,达到一个高峰。这种对比不仅能极大地刺激读者的感官,也为阿米尔多年之后踏上自我救赎之路,与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展开对话埋下了伏笔。再往后,故事高潮褪去。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设计将哈桑父子逼走,最后两人失去联络,对话性也随之衰退。但是阿米尔在小说中自述:“自从那夜起,我得了失眠症。”[2],标志着这种对话关系已经地被印刻在阿米尔的灵魂深处,一直延续到他获悉哈桑之死,以及后来遇见索拉博。

三、哈米尔与索拉博的对话

索拉博是哈桑的儿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米尔与索拉博的对话正是他与哈桑之间对话性的延续。“弹弓”是两人对话的重要载体。在阿塞夫与阿米尔进行激烈搏斗的时候,索拉博用弹弓瞄准阿塞夫,正如几十年前他的父亲哈桑在阿米尔面临阿塞夫威胁时所做的那样。这一幕像是过去场景穿越时空的重现,作者将哈桑与索拉博的形象无限拉近直至重合,也将过去与现在的各种矛盾与发展推上了一个交汇的至高点。阿米尔为了救出索拉博身受重伤,索拉博为了保护阿米尔也是不顾自身安危,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任何言语的交流,但是却在无声的对话中建立了对彼此的信任。

风筝是对追求精神救赎的暗喻。[3]经历了无数劫难的索拉博幼小的心灵已然是千疮百孔,他开始封闭内心,不愿与任何人对话。纵使索拉博历经苦难,终究他还只是个孩子,愉快而又单纯热爱着斗风筝,热爱着他的父亲哈桑曾经热爱的运动。“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哈桑对阿米尔的承诺,阿米尔在对话关系中是听众;而当风筝被击落,他在内心中对索拉博默念这句话时,他的形象已经悄然转变成了倾诉者。对话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过去是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赢得父爱,赢得荣誉;现在轮到阿米尔来做那个追风筝的人,解开索拉博的心结,也完成最终的自我救赎。

四、结语

任何小说只要存在人物,那么就一定有着某种对话关系。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源于文本,但绝不仅限于文本。鉴于学界还不曾出现过用“对话理论”分析卡勒德·胡塞尼作品的尝试,且笔者水平有限,本文的对话主题仅限于部分小说人物,该作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对话主题有待挖掘。本文算是抛砖引玉,以期为将来学界对卡勒德·胡塞尼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建荣.《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作者简介:

蒋鸣明,男,江苏盐城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主要研究英美文学、西方戏剧等。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人物 文章 巴赫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