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婷
摘 要:《救风尘》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在剧中关汉卿成功地塑造了赵盼儿和宋引章这两个迥然有别的妓女形象。其中正旦赵盼儿直爽仗义、机智勇敢的形象更是为人们所称赞,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而外旦宋引章在其光芒下就稍显黯淡,其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也被人所忽视。本文就针对宋引章这一人物形象,以剧本为论述的依据,并结合当时社会现实,论证宋引章人物形象的价值。
关键词:《救风尘》;宋引章;人物形象
关汉卿是我国金末元初著名的杂剧作家,作为杂剧艺术的先驱,他一生创作杂剧无数,在今现存的十八种关剧中,以妓女为主要角色的剧目共有三部,分别是《救风尘》《金线池》和《谢天香》。在这三部剧中,关汉卿为我们集中展示了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们受侮辱受压迫的命运,讴歌赞扬了她们敢于反抗、勇于斗争的精神。而《救风尘》无疑是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全剧的戏剧冲突都围绕妓女赵盼儿、宋引章和花台子弟周舍展开,通过展现赵盼儿、宋引章与周舍之间的斗争,关汉卿成功地塑造了赵盼儿和宋引章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妓女形象。其中直爽仗义、机智勇敢的赵盼儿形象更是为人们所称赞,她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斗争、反抗精神,集中体现了关汉卿对娼妓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是关汉卿笔下妓女形象的典型。与其相比,作为剧中的外旦,天真无知、怯弱胆小的宋引章似乎就没那么熠熠生辉,但是宋引章这一人物形象在剧中所具有的价值并不能因此被掩盖。
1 赵盼儿形象的反衬者
宋引章在剧中所呈现出来的天真无知、胆小怯弱和贪图富贵的性格,虽然被一些学者所诟病,但是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看,正是有了宋引章的衬托,赵盼儿主人公的形象才能如此饱满。对于赵盼儿形象的塑造,宋引章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宋引章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使得她一开始便看中了周舍的有钱有势,天真无知的她,轻而易举地就被周舍表面“夏打扇、冬溫床、提领系、整钗镮”的知重所迷惑,哄得她“一心则待要嫁他”。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赵盼儿一眼就看穿了周舍虚伪阴险的本质:“那厮虽穿着几件虼螂皮,人伦事晓得甚的?”反衬出了赵盼儿的机智。另外,与宋引章对待好姐妹“我便有那该死的罪,我也不来央告你。”的恶语相向不同,当赵盼儿得知宋引章婚后的悲惨遭遇时,她不计前嫌的当即向宋引章的母亲表示:“我有两个压被的银子,咱两个拿着买休去来。”反衬出了赵盼儿身上直爽仗义的特质。而在全剧高潮“真假休书”一段中,赵盼儿具有先见之明的“偷梁换柱”行为,和宋引章掉以轻心以致“假休书被毁”相对比,愈加衬托出了赵盼儿的机智勇敢。
可以这么说,赵盼儿直爽仗义、机智勇敢、具有斗争精神的主人公形象能够如此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与宋引章天真无知、贪于享受的反衬是脱不开关系的。
2 低调的封建制度反抗者
赵盼儿作为剧中的正旦,她的直爽仗义、机智勇敢,承载着作者的主体思想,在她身上集中体现着关汉卿对娼妓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具有反抗和斗争精神。而宋引章作为剧中的外旦,身上虽不具有赵盼儿那样外露的斗争意识,但是同样作为受压迫者,她身上还是闪耀着反抗的火苗。从始至终她身上都流露着受压迫该有的反抗意识。虽然这种反抗,与赵盼儿极富斗争精神的形象相比,显得尤为隐匿,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宋引章这一人物形象的光芒,作为剧中的外旦,宋引章身上仍具有人性的闪光点,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宋引章身为妓女,但是她并不甘于一直过着妓女的生活,她对婚姻和爱情充满希望,有着十分强烈的从良渴望,这种“弃贱从良”的渴望,正是宋引章反抗意识的体现。并且在意识到自己错嫁周舍后,她也并没有一味地委曲求全,忍受周舍对她“朝打暮骂”的欺辱,而是及时向好姐妹赵盼儿求救,一反当时妇女们所恪守的“三从四德”。在宋引章看来,与“出嫁从夫”的教条相比,自己的幸福显然更为重要。虽说宋引章最终能够摆脱周舍,多归功于赵盼儿的机智勇敢,但是如果没有宋引章本人思想上的坚定决绝,周舍也不会落得“尖担两头脱”的下场,在那个时代,这种自我觉醒,强调个人幸福的意识,何尝不是一种反抗。
3 元代妓女的代言人
宋引章作为一名妓女,她深知妓女生活的痛苦。十分担心自己会落得个“今日也大姐,明日也大姐,出了一包脓”的凄惨下场,所以她一心想要“做一个张郎家妇,李郎家妻,立个妇名,做鬼也风流的”,有着急于摆脱妓女身份,十分强烈的从良渴望,这与现实中妓女“从良为妻妾”的人生追求是一致的。历史上,元代的社会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是空前激烈的,城市经济得到了病态的繁荣发展,娼妓行业也空前兴旺。据《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仅在大都“新旧城附郭娼妓之数有二万五千”。在杭州更是“其数之多未感言也,不但在市场附近此辈例居之处见之,全城之中皆有”,由此可见妓女人数之多。与此同时,妓女的生存状况也最为悲惨,除了老鸨、嫖客、官府这三座大山外,甚至还有成文的法典对她们进行压榨。在《元典章》中有许多针对妓女的不公正条款,例如“倡家出门,止服皂褙,不许乘坐车马”,由此可窥见当时妓女地位的低下。生活在这样黑暗的社会中,妓女们的归宿无非有以下四种:“一是从良为妻妾;二是色衰被弃置;三是直接作为牺牲;四是出家为尼姑女冠”,相较于其他三种,从良为妻妾成了最美好的归宿,妓女们也大都将此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而当宋引章面对穷秀才安秀实和富裕的花台子弟周舍这两个从良的选择时,在好姐姐赵盼儿“保亲”安秀才的情况下,也考虑到嫁与安秀才后,可能会“一对儿好打莲花落”过上苦日子,选择了“夏打扇、冬温床、提领系整钗镮”如此“知重”她的富家公子周舍,这又与现实中妓女“贪图享受”的心理达到一致的。虽然她们身为妓女饱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摧残,但是在物质生活上还比较优越。“她们卖淫的收入必定高出从事于普通劳动的女子若干倍,管理者为了让妓女保持充沛的精神和动人的魅力以广泛吸引嫖客,也必定会供给她们高级的饮食和服饰。”所以习惯了优越物质生活的妓女们,在选择从良对象时,还是会以物质为考量条件,有着“贪图享受”的群体共性。但是“在当时的罪恶社会中,作为一名妓女,从良后,也没有获得正常夫妻关系的权利。”,因为“好人家是容不得这等倡优的”。宋引章进门后的“五十杀威棒”及 “朝打暮骂,看看至死”的婚后遭遇,无情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与现实中妓女从良后悲惨的婚姻状况达到了一致。这种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现实中元代妓女的形象,使宋引章这一形象具有现实意义。
4 结语
无论是对赵盼儿形象的反衬,还是宋引章人物形象本身所具有的反抗意识和现实意义,都值得学术界对其进行探讨、研究,虽然较之赵盼儿略显黯淡,但是依然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可·波罗(意).马可波罗行记(第3版)[M].冯承钧,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
[2] 武舟.中国妓女文化史[M].东方出版中心,2006.
[3] 黄克.关汉卿戏剧人物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