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发展

新闻
艺术科技
2017年08月20日 13:4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战略发展联盟成立

于森

摘 要:华夏文化灿烂辉煌,上下五千年蕴含着许多璀璨的文化结晶。在这繁星的海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但是在经济至上的理念的冲击下,它的生存状态十分严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悄悄地消失,都在渐渐地离开我们的视线。因此必须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推广,防止它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精神传承和文化结晶。

关键词: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发展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积累下来的精神瑰宝,是人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存在的历史证明和历史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世代积累下来的精神传承和文化印记,它的存在能够连接本地区人民群众的灵魂,是生存的根和基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是当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点问题,拓展不同的途径来进行保护和推广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发展产业化的规模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保证在推广过程中能够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和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为传承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而进行的各种文化实践的活动,包括各种表演形式,各种文化器具以及各种文化产品等。例如,传统的语言以及文学,各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美术、工艺品等,传统的文化活动、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自己独立的特点,只依托于民族独特的文化而生存,包括生活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等,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人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两大类组成,即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不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牵连,没有明确的界限。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发展自己的产业化规模,从而获得一些利益。比如说是传统的书画产业,传统的语音文化产业。而不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能够形成产业的,一般都是进行文化研究和整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要同时进行,不能够区别对待,要保证其完整程度。

2 产业化下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通过一定的产业化手段可以获得利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扩大规模形成产业来进行有效地保护和推广是当前的一种重要的措施,也是当前社会所必须采用的一种措施和方法。

产业化是在产业的基础上扩大规模,把某一个产业形成一个经济产业,并且能够在市场经济中按照既定的规则进行发展。因此在对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和推广的过程中就必须把零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经济规模,并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去经营和发展,这样才能够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在产业化的带动下可以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潜在利益和文化,使其更容易走进人们的视野,提升社会的关注度,更易于保护与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保护是社会发展的潮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扩张,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濒临灭绝,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地区的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和磨合,导致本区的特有的文化在消除,甚至消失。面对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入侵,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它的发展和壮大必须进行产业化的推广和发展,所以说产业化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

3 产业化保护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3.1 脱离人民群众,传承人缺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保护不能够离开人民的海洋,不能够缺少人民群众的支持。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目前的发展和保护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紧密,大多是在某一地区划定范围由保护机构进行推广宣传,更多的是基于口号式宣传,人民群众不能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乐趣,不能够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此同时更加严峻的问题是传承者的缺少,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靠最后一批老人在努力。

3.2 保护观念缺失,资金不足

在现阶段的保护只是政府出面,随着社会热度的关注而申请保护,虽然成立了保护和推广机构,但是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即使能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申请下来,也不能够持续地进行保护和推广下去。正是由于观念的缺失,导致了保护措施的缺少,推广程度受影响。

4 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策略

4.1 借助文化产业化进行保护和推广

对于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推广可以依靠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来进行保护和推广。文化传播的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能够直接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效果。比如,能够形象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礼仪文化、器物文化以及食物等方面的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最大限度地推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产业化的传播可以十分迅速地获得利益,获得利益的同时能够再扩大产业规模,更大力地进行推广,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4.2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

对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否则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极易变质甚至是消失。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在产业化开发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在市场经济中合理经营,这样才能够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康快速地发展。通过法律手段,规章制度的约束可以让开发商有法可依,有不可触碰的底线,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是产业化保护中必要的措施。

4.3 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促进文化的传播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对物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旅游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可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在一起进行推广和保护。在张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把本地区的文化特质加入到旅游资源中,通过他们之间的有效结合来进行推广和保护。张掖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通过开发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把本地区的丝绸、刺绣、礼仪习俗等结合进去,使其能够相得益彰地共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取精华进行结合,切忌低俗文化的传播。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也要进行合理的创新,结合本地发展的需要,使其能够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和推广是必须多方面进行的。首先必须要具有完善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从而建立健全在市场经济中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发展和进步,同时也要转变观念,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作为一种精神传承的任务,与此同时也要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发挥文化传播的特性和优势,进而达到推广和保护的目的。在本地区的保护中,要与进行创新和发展,在当地旅游资源中寻找发展机会,扩大宣传效果,保证其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2] 王珊珊.我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

[3] 裴磊.从旅游开发角度浅谈山西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中央民族大学,2012.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物质 文化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