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兴鹏
摘 要:现代艺术设计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提升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可是我们许多年轻的设计师或者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往往只是将好的设计作品或者素材相互拼接或者无意识的堆砌,设计作品没有应该有的视觉内涵。追根溯源,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基础造型能力薄弱所致。造型是一种视觉表达形式,设计过程体现了设计师的创造性和主体性,造型基础包括素描、构成知识、创新思维和理念,都是设计者不可缺失的基本素质。
关键词:造型基础;艺术设计;设计思维;能力培养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突破推动着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但浙江大学教授、博导应放天建议:“从现在起,一定要加上一门设计科学,同时兼顾科学、道德与美学,这几大科学形成共同作用,社会将出现新的大进步”。我们不断感受到随着社会文明的高速发展,设计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内容,设計不断地提升了人们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追求,现代艺术设计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近来短短的几十年,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已经是翻天覆地,与从前大为不同。
于是近20年里出现了如火如荼的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我们先不去评价这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我们只来谈谈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具体问题。
在现阶段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分为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动漫设计等几个专业方向。但是现实是我们现在的学生由于专业学习时间短和知识范围小这样一种先天和后天的双重不足,再加上专业学习中忽略了最基本的东西,使学生显得明显的创新能力不足,实际完成项目的自主能力严重不够。我们许多年轻的设计师或者学生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往往只是将好的设计作品或者素材相互拼接或者无意识的简单堆砌,设计作品没有应该有的视觉精神和丰富内涵。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基础造型能力薄弱所造成的。
不论是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还是动漫设计都是离不开造型艺术基础的。毋庸置疑,学生独立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建立在认识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强调能力的培养。这个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指的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基础造型能力。其次,这个能力还指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力素质是一个艺术人才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素质,是其成为设计人才的根本要求。一个设计者如果没有真正的造型基本功,即使他有再好再创新的想法,其设计理念和思想也是很难表达出来呈现在人们面前的。
造型基础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基础课,因为它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眼、脑、手得以协调发展,而且能真正做到与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造型基础以造型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培养新型的造型设计人才。
所谓造型就是塑造形体,是在特定的空间,以一定的点、线、面、体、形状呈现出某种艺术形象。造型是一切艺术及艺术设计的基础,造型其实质就是点、线、面、体、形状按照一定的美学形式和法则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特形式美感的复合体。
20世纪80年代末期,德国的包豪斯造型基础教育引入我国,影响了我国传统的设计类专业的基础教育,由此,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在内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成为我国发展设计教育的切入点,形成基础课程的新趋势。包豪斯设计思想的发展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逐渐使我国设计教育界接受了西方的现代设计基础教育思想。
包豪斯设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造型基本功,研究构成物的结构关系,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造型基础最主要的课程是素描以及延伸出的设计素描。素描不仅是收集素材的手段,也是练习基本功的方法。它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素描的内涵和外延还有更新、有了更广泛的认识和理解。 素描是一种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心智操作,其中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操作方法。设计素描更是对所表现的造型客体进行视觉认知,再通过分析、抽象、联想和幻化的思维活动,逐步掌握艺术设计所需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空间构成、图案基础、图形创意、透视、解剖等知识更是学生形成设计能力必不可少的基础造型知识。这些内容可以使学生明白造型诸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明白造型与设计之间的关联性,不断提高造型分析、创造能力和高度灵活的设计素质。比如已经有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导入设计透视学,在动漫设计原画设计中就具有相当的必要性。
总之,设计专业的造型基础是为了学生在今后的设计活动中,能够根据各类设计的需要有效的运用艺术造型形式、传达、记录、转化视觉信息的结果,并且有扎实的造型能力来应付各种设计的需要。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它是在创造一种更合理的生活方式。创造力是建立在观察、想象、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更高的综合能力。
在当今教学环节中,造就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潜能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任务,也是为艺术设计做了思想和能力上的准备。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作品的个性和原创性,未来的设计者主要任务是创造一种新形态,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和复制。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更好地驾驭自己的才能完成最终的作品,用户不过是凭着一眼的直觉去审视我们的作品,但不知背后那是多少思维在设计师的脑子里的过滤。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方式。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将人的思维分成三类,分别是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事物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想象、创造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实践性思维(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思维能力)。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就是独特巧妙的构思和个性的思考,如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正向思维、灵感思维、联想、想象与幻想等具体的实践探索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我们能够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突破固有思维定式,打开思维的空间。而在基础造型学科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利用异形同构、打散重组、矛盾图形、置换、时间延续、多视点构图等课题展开创意训练。
设计的本质是把思想和概念转变为视觉形式并为信息带来秩序的能力,基础造型能力起到了核心的主导作用。设计体现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人的思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当代设计的宗旨,也是当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 田崴.思维设计:造型艺术与思维创意[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 彭建斌.创意思维与设计素描[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3] 何志明.追寻思维之美——《造型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装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