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审美思想在湿地水墨中的体现

新闻
艺术评鉴
2017年08月28日 03:51

摘要:古人寄情自然达观于山水,造就了“外师造化”“自然无为”的审美观。中国湿地水墨善于表现广茂的湿地植被,达到水乳交融的山水意象。“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这正是中国山水画追求“道法自然”的境界,也是追求含蓄蕴藉、曲径通幽“天人合一”的文化性格。

关键词:湿地 中国山水 水墨画 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9-0037-03

儒、道、释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湿地山水画的创作秉承了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行无为”的思想。东晋时,人们开始用山水画描写大自然的山川,宗炳在所著的《画山水序》中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力求人们放松疲惫的身心,对自然规律即“道”的感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湿地山水画的作品里力求把握天地之境界,重意象而非具象,始终如一地贯穿着道的法则,湿地水墨画之外获得心灵的升华与慰籍,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世界。

一、道法自然,虚静合一的思想澄怀观道,缔造空灵的境界

中国湿地水墨画受到道家超脱自由,主张心灵的放松和境界的澄明的哲学恩想的影响。画家澄怀观道,修养空灵的心怀。绘画之道与老庄之道是相通的,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庄子:“静而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北宋前期山水画注重写实,米芾与米友仁则创立米家山水,以空灵、写意、意象的“云山”画法,米友仁经常“每静室僧趺,忘怀万虑,与碧虚寥廓,同其游荡”。恽南田说:“作画贵简,简之又简则脱尽尘滓,灵光独回。”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中国画这特有的布白方式,湿地水墨画用笔讲究空白,讲究“象外之趣”,讲究“计白当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有与无、虚与实的关系。虚无蕴含着无限的可能,白是无画之处是灵气往来生命流动的地方,可以是水,云,天空等。画中虚实黑白,相互对立融合的和谐美,倪赞的山水画经常大面积留白,表现平远的湖水空幻朦胧,笔墨寥寥,却使人感觉到湖水的广阔无垠。这种体察山水的变幻,澹泊的心胸去体物感物,精神获得自由融会自然的道家思想根植于湿地水墨画家的内心,自觉地创造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富有神韵、含蓄且空灵的湿地水墨作品。

二、见素抱朴、淡雅的笔墨抒写湿地,呈现散淡悠然的水墨效果

中国的山水画,从设色上分,大体包括重彩的“青绿山水”、淡雅的“浅绛山水”和极少用色的“水墨丹青”。无论是重彩的青绿,还是浅绛或水墨,都讲究薄施而有厚的意味,要淡而知味,于简中求层次。隋唐山水画虽已具很高的艺术价值,但仍是青绿赋彩的传统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山水画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老子指出“见素抱樸,”“素”是洗净铅华,不施彩饰。淡可生雅,虚华的事物不符合“道”,违背着“大朴”。不饰华丽,故有用色者,淡雅有韵致者胜。“朴”是但求浑沌,而不事雕凿。庄子说“淡然之极,而众美从之”,士大夫审美趣味在不断的改变,中国山水画中淡雅的笔墨,轻烟淡彩逐渐成为画家用笔、用墨的典范,唐代画家王维提出“水墨为最上”的主张之后,水墨便逐渐取代色彩的地位,中国绘画几乎就是水墨的天地了。古语有“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水墨画的一黑一白,负载天地,”水墨为上“计黑当白”已极尽变化。在宋以后的山水画作品中,用色崇尚淡雅求真趣,苏轼也有“寄至味于淡泊”的话,五代北宋,以董源、巨然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都善用墨。他们以墨辅笔,写一片江南景色。荆浩讲:“笔墨精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书法用笔及墨的追求,使笔墨结构自身就达到了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近代画家黄宾虹,用前人用墨的经验,提出了浓墨、淡墨、破墨、泼墨、积墨、焦墨、宿墨、“七墨法“。李可染先生讲:“水墨胜处色无功”不需要浓烈的色彩,以墨求神韵来体会笔中有意,墨中有情。中国湿地水墨本着山水画的源流,超脱了绚丽耀眼的色相,寻找丰富的水墨浓淡表现力,简淡色彩的一派天然之妆,表现浓丽的色彩也将会隐没于轻烟淡蔼,云雾空濛之中。湿地水墨表现的气韵,虚灵中如诗如梦的笔墨恰如洗尽铅华、拙于一枝一叶规矩的如实描摹,见素抱朴,复归自然的“拙朴”符合中国人散淡悠然的人文情怀。画家将道家的“见素抱朴”、澹泊质朴融进画里,形成以水墨浑厚氤氲之气的湿地风格。

三、意象天成、返璞归真,师造化创情景交融的湿地艺术

中国山水画“出神入化”,“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重意似,而非绝似。《荀子·劝学》:“神莫大于化道。”中国湿地水墨画表达的“化境”与自然之道是不能分开的,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湿地水墨画,不是特别看重自然形象的真实性,要求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是对湿地的直接描摹,而是把湿地景物作为寄情对象。将对湿地的观赏、认识和感受,以写意的方式表达出来,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认识相融合。先酝酿为胸中意象,再以高度的笔墨技巧和画家对自然的感悟,使用墨色和简练抽象的线条结构来表现湿地景物的变化,湿地水墨画家在湿地写生创作中将“传移模写”运用游刃有余,如在画芦苇与大雁时既可以借景又可以舍景,不必以芦苇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进行面面俱到的刻画,画家运用散点透视法,采用“以小观大”的方式,完全可以登高远眺湿地的周边,随意推远或拉近,任意割舍或获取某些地方,借湿地景物充分抒发画家的内心感受,提升画面的意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人与湿地统一的气韵和意境是道家主张“有法与无法相融化一,处处是法,而又处处不见法”的写照,把不同湿地景点同绘在一幅图中,春夏秋冬绘一卷,以游动视点巧妙地组织湿地的云淡风清,苇塘流水等景物,已远远超出了湿地本身的范畴,追求艺术表达的自由,在这种写意观念的指导下,南北湿地景物自由组合,四季芦苇可成一图,绘画上升到一个哲学的高度,创造出湿地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

四、结语

道家崇尚朴素、追求自然的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明志修道,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王羲之诸书家雅集兰亭,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顾恺之“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历代学道先贤长期游历和卧居山水间,道家中的老子、庄子最崇尚自然山川,《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借助山川大地启发灵性,怡人胸襟,滋养元气,舒缓和消解人的焦躁和浮滑之气,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湿地充满了生机,芦苇荡水面开阔波光跳荡、溪流潺缓,一望无际的苇塘绿茵漫漫、芳草萋萋。“文以载道、画以载道”,湿地山水画中注重笔墨的浓淡干湿的变化、布局和设色的简淡处理,恰如其分的表现出雾霭云烟意象、迷离玄远的酣畅淋漓意境。

张建国 《脊梁》 245×195cm 2017年

参考文献:

[1]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薛永年.中国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陈传席.山水画史话[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6]方立天.中国古代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李耳.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9]赵学敏.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10]朗惠卿.中国湿地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赵魁义.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12]柯英.湿地[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湿地 文章 水墨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