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室内设计、质材艺术、技法理论、技法理论、木版、铜版、石版...
张建华
摘 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绘画艺术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说的变化不仅是指绘画作品在形式表达方面的变化,还表现在绘画作品的质材、创作素材的丰富变化对创作的影响。笔者基于有限的篇幅,本文主要就质材、素材与绘画创作的关系及对绘画创作的影响进行讨论。通过研究艺术家的个体经验实践,阐议绘画质材、素材变化对艺术创作以及在特定时期对美术发展和社会影响。
关键词:质材 素材 创作影响
一、关于质材
随绘画艺术发展,质材、创作素材的不断创新,在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中,我们已经不能简单通过质材、表现手法等来界定某一幅绘画作品归属门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Mixed media”这一外来的“综合绘画”从当时国美设专业开始,已被人们所熟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快,哲学思潮、科技信息对艺术观念的影响,随着对各个艺术流派风格进行再梳理和再认识,传统意义上画家通过绘画质材媒介等绘画材料表现世界、表达内心的工具外延在扩大。艺术家不仅对现代社会现状进行再思考,对生活材料进行再分析和再审视,他们赋予质材以新的精神内涵,从质材语言的角度拓展艺术思维的新空间,从文化与观念的角度寻找创新与发展,当代材料媒介前所未有介入绘画创作内核,和创作与时俱进发展,绘画工具质材走到了绘画创作的前沿,直接改变了作品的表现与表达。创作从而通过绘画材质,既艺术家所采用的材料创新,来更丰富表现他的艺术内容和思维。
绘画语言经历从造型语言到色彩语言,再到材料语言,造型语言、色彩语言经过前辈艺术家的努力探索,从各个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高度,创新和变化已经越来越困难,在过去,质材比较简单,不过是绢或是纸,利用植物或矿物性颜料,雕塑则多用石材或木材。在现代,艺术家可选择的素材很多,常用的如油彩、水墨、水溶油溶等颜料,至于依托物纸材、铁材、钢材、木材、压克力或锌板、铜板等等,也都在利用的范围内,可说不一而足。如今随着文化艺术愈来愈多元的发展,在国家亟需文化艺术大创新、大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艺术创作领域创新与创造性思维提到相应的高度,绘画艺术要想再创新再发展,新作品反映创新大时代,质材的创新运用是绘画创新的一个出发原点。
当代艺术中非传统质材所体现的当代性、现实性等特征更符合当代社会文化审美需求,更贴近人们的思维习惯。质材本身的当代性、当代视觉审美特征以及其背后所指向的更广泛的当代社会文化内涵,更亲近当代文化生活人。质材的变化发展不只局限于传统绘画范畴思维,将在二维之外的三维创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如雕塑作品领域,在20世纪之前,大部分都以雕塑翻铸铜雕为主,这种作法由米开朗基罗、罗丹一脉相传,但20世纪以后的科技发展,铜雕质材,已不足以满足创作的需求,而加入了铁材、合金、纤维、玻璃、树脂、木材等,现代雕塑的作品在展示上,有些在地面,有些吊置在大厅上,使雕塑有了更大的展现空间。
至于存在东方的水墨画天地,虽然基本上仍采用传统的纸与墨,但也因纸、墨制作的技术不同,加上生活、时代、环境的改变,新文人画风尚,亦因而产生。当下绘画素材的新应用。如新水墨画家中高行健的作品,虽仍延用传统制材,至少在笔墨之外,強化中峰笔端的圆象空间。这也是绘画质材扩大效应的结果。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一方面接受西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画家本身有心改革传统绘画的形式。在形式自由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下,不断的有新风格产生,并有了更为彰显的国际地位,值得继续研究。其中有些是将传统的印拓、写意或刷泼的素材,和当下的撕、浸、贴的方式结合,一并加进水墨画中,使新文人画亦有此开拓的一番新天地。
二、关于素材
任何一项绘画创作,在考虑使用质材及技巧之前,先有创作的思路、想法及想表现的内容之外,还要利用形式及造境的影响来增强内容的趣味性,与叙事的深切性。
换言之,绘画创作的素材是决定绘画内容的外在因素。素材的选用,使作者与作品之间产生连结,进而强化了作者采用符号的象征性,并整合自己所特有的性格面貌,以表现自己的绘画主张。绘画素材虽然并不全在第一时间决定了绘画直接视觉,然而却是绘画形式存在的第一要素,因此,任何一个杰出的艺术家,都可能寻求他专用或常用的素材。而有时也利用特别的素材来表达个人的艺术内容。辟如熟知的艾轩创作的藏区素材,画家多次深入藏区生活体验,画了大量的川藏风情的写生,在创作素材收集过程中,与当地的山川人文融为一体,画家也被这绝地的苍凉、艰难、顽强和信念所折服。这样的创作素材,为画家创作风格最后形成起到决定作用。
绘画素材上随着时代的改变,艺术家也不断的将新的生活体验纳入其作品。在各种不同的质材创新的基础上,以自然物中的动物、科技或生活性素材,应用在现代艺术中,成就绘画素材的无限可能性,若分开为列举质材与素材,恐怕难以集合形成各种质材实物与素材当代绘画的丰富性。当代绘画素材改变之大,令人目不暇接,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继印象派之后,以达达主义为始的风格,便开始千变万化现代绘画流派的演进,立体主义、野兽主义、分离主义、波普艺术、德国表现主义、结构主义、抽象主义、超写实,你方唱罢我登场,都具有不同需要与社会活动的素材影子,所以绘画素材应用的多样化,造就绘画时风演进。
现代艺术中,如以彩虹成色的科技原理来装置作品,用色彩重构生活碎片的波普画家罗森奎斯特,其波普作品有了很炫的外在表现,以照片或拼贴为素材,使绘画的方向朝向现代观念的组合形式演变。素材造就了革新视觉艺术家,诸如美国画家安迪沃荷开创的以玛丽莲梦露、毛主席为素材的系列作品,特殊素材的绘画效果,成就其成为20世纪艺术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
素材的选择,对于创作的内容影响甚大。所以杰出的画家通过实现素材有效选择,使內容更易呈现和让受众所熟知,画家应先慎思素材的应用,不论是选择素材来强调、表现画家的描绘能力,或是画家的思考理念,素材与内容的关系,不论是讨论先决定素材来表现内容,或视内容来决定素材,在绘画美学的讨论中,素材都应列入优先讨论的重要课题。
现在很多绘画创作中出现了照着照片画画或是模仿别人的作品的现象。很多时候,画家不愿意去思考画面怎样去经营,失去了画面控制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在创作中出现了局限性,更忽视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正确绘画创作观、素材观,应该是创作并非素材的简单翻版,是艺术家主客观、思想情感和认识的提炼、概括加工,是画家通过观察,强调情感,融入主观思想再表现。
三、关于创作
绘画创作,与人类生活的需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绘画作为较早的教化之图象,可沟通情感思想,因此不论绘画的形式或内容,都可达到与人思想及感情互动交流的目的。绘画创作的元素,因此必须包含创作者在画面结构上的巧思,以及寄情的型与色。在点、线、面所构成的空间中,这些因素依其形式美学的原理来安排,映合符号心理学的诠释而创作。
举例来说,如形象心理中,图与底的安排,反反复复的层次,或线条、或型色的对比应用,事实上是在视觉心理上衍生出的意义。这些基础要素的应用,成为画家必需学习、具备的才能。好比色相中所谓冷暖色或伸缩色;所谓高明度低明度;所谓中性色或色系的组合;所谓彩度中的高彩度、中彩度与低彩度的应用;以及笔触轻重缓急、线条长短粗细的应用等等。这些都通过阶段的学习才能达成。当然,偶尔也有称为天才素人者,能越过接受过程因素,直接去催发创作巅峰。
在造型原理上,美学也强调人类对视觉心理的重视,在取材及表现上,对于光影等元素强弱有所取舍。这不仅在具象的造型元素中,即使是抽象画面里,形质结构的元素影响依然存在。绘画图像心理,是视觉与心理的影响关系,画面上的直线、曲线或方向、空间等视觉性,都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和暗示。
视觉习惯与心理,是绘画创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当我们看到绘画作品和街上广告牌、霓虹灯或电子屏时,这类的绘画美学,都是艺术家巧思的具体呈现。绘画创作,除了符号的应用,是属于造型美学,绘画创作本身,则属于社会视觉、触觉等意念的综合。许多社会及人文的现象,都是绘画创作的元素。有人认为当代绘画艺术,不在于技巧。当代艺术不再承延传统固有的绘画形式,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借题发挥。当代社会生活素材,成为绘画中常见之符号。因此绘画创作是个复杂的过程,它有主客观的选择与应用,绘画创作是知识、情感与技巧的综合表现,是画家智慧的表现,是画家应用更多的美学符号,包括人性的、生理的、精神的、生死的喑喻。是画者与观者相互共鸣,共同化学反应的产物。若以“物生物”、“意生意”的交叉创作过程来看,其中复杂的程度,有如几何等级数的变化,画家的创作意识与智慧也随之旺盛而喷发。
艺术家从事绘画创作的灵感,常是来自于瞬间的激情与感动。顺着这份感动有时候使作者忘记了现实的情境,忽略外在的客观因素,在意念中燃烧中,来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感受,一股脑的付诸行动。激情与行动使画面的表现,呈现出生命整体的投入,佳作便由此形成。因此绘画创作,不仅是在写实作品上完整的外象,更是在有限的视觉物象外,追求表现出无限的情思与理想,表达超越时空的心灵寄望。正如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丹纳所说“我知道美是没有标准的,但我知道它有一定的水平的”,绘画创作的源泉和激情,包含了着亲和性,但是又必须秉持孤独的坚持。画家们要把握的,不只是技法上的熟悉而已,更必须经由思想清澈的表达,才能创作出杰出的作品。不论绘画作品,其性质是属于后现代,或还是古典的视觉形式,当论及这些绘画创作的意义时,绘画所具有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在此一瞬间,也都成为图腾的永恒。
结语
质材是画画的工具,素材是内容的毛坯,质材要根据画面、创作内容的需要,收集的素材要经过主题表达的加工、取舍、才能成为创作的内容。
艺术家绘画创作的真正素材是将素材和资料装在自己的头脑里,将它与创作的构思和将来画面上的具体处理紧密联系起来的素材。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者,除了工具质材之外,素材的使用亦是画境深远的主要原因。从事绘画创作、绘画史研究、或绘画鉴赏,若能从画面逆流而上,探求其绘画质材、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必更能得到绘画美学的原质,更好地为创作服务。
注释:
崔彬.浅析材料在绘画创作中的运用[D] .华东师范大学.2012(10)
叶正飞.论绘画材料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和拓展[J] .苏州大学,2008.
刘明来.综合材料绘画创作的形式与语言[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汪洋.论绘画创作中的素材积累[J] .美术教育研究.2011(5).
作者单位: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