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

新闻
戏剧之家
2017年10月31日 18:15

汉传佛教舞蹈-我国的佛教舞蹈

李云勇

【摘 要】现今傣族舞蹈的特征与原始宗教时期青铜器上的傣族舞蹈特征一脉相承,有很多相似之处。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对傣族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是傣族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佛教文化丰富了傣族文化,推动了傣族文化的发展。舞蹈作为傣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深受佛教的影响。本文从南传佛教在我国傣族地区的传播情况、原始宗教时期青铜器上的傣族舞蹈、赋予佛教传说的傣族舞蹈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傣族;傣族舞蹈;南传佛教;赕佛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159-02

一、傣族

傣族是一个跨国而居的民族,是古哀牢山后裔,来自澜沧江、怒江中上游一带,在我国境内约有150多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自治县,以及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并散居于临沧、双江、澜沧、新平、元江、金平、华平、大姚、禄劝等30多个县。除新平、元江等地的花腰傣族外,全部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他们大多居住在亚热带河谷坝子里,这些地区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利于灌溉,农业发达,德宏和西双版纳是云南的主要稻区,有着“滇西、滇南粮仓”的美誉,人们生活幸福安逸。

二、南传佛教在我国傣族地区的传播情况

南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圆寂后,由于佛教内部对教义理解的分歧,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后经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越南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具体的时间无准确记载,专家学者们持不同看法。由于滇西、滇南傣族居住地区面积较广,村落众多,佛教传入的路线不一,在佛教传入后与原始宗教的斗争中,取胜的时间也不可能统一,所以佛教传入傣族地区的时间是不一致的。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清时期南传佛教在傣族广大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南传佛教又称小乘佛教,但傣族民众并不承认自己是小乘。南传佛教简单朴实,讲究自身修为和因果业报,寻求向善觉悟的道路,如今生不修行积德行善,死后便要下地狱。傣族自全民信仰佛教后,赕佛便成了他们生活中首要的活动,并将布施、积德行善、修来世等教义作为生活准则和人生追求,通过赕向佛表达虔诚与祈求。

傣族文化教育的场所就是寺庙,村村、寨寨建有寺庙,男孩一般6-10岁入佛寺,学习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识。男子一生中要出家过一段时间的和尚生活,学习佛经和实践戒律,提高觉悟、解脱烦恼,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学习刻苦、造诣较深的和尚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享有较高的荣誉,因此傣族把送孩子入寺庙学习看成是家庭中的一件大事,入寺时还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信仰南传佛教讲究自身修为,使人觉悟,且六根清净、心境平和、心地善良,这对形成傣族温和善良、含蓄内在的民族性格有重要影响,而民族性格往往决定着舞蹈艺术风格的形成。

三、青铜器上的傣族舞蹈

据考古证实,越人就是傣族的祖先,青铜器时代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今天傣族舞蹈的一些风格特征,能在云南已出土的青铜器物上绚丽多姿的舞蹈中找到一些共同点,古今一脉相承。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本文对二人盘舞鎏金铜扣饰、三枝俑灯、四人舞铜俑这三个青铜器物的舞蹈造型进行分析。

(一)二人盘舞鎏金铜扣饰。西汉时期产物,由云南晋宁县石寨山出土,宽18.5厘米。该器物造型为两个男子曲膝半蹲,身体和手臂关节弯曲,前者双臂呈斜展翅,后手翻转外掏;后者双臂呈平展翅,手持盘子,腰间配以长剑,昂首阔步,足踏一蛇,形成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其舞姿优美,构图新颖,层次分明,严谨和谐,内涵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其舞姿造型与现今的傣族舞蹈造型是一致的。但是从整个器物表达的内容上看,又与今天的傣族舞蹈有很大区别。如器物中出现了蛇,二人足踏一蛇而舞,这里的蛇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把蛇视为祖先和神灵来崇拜,有祖先的庇护勇敢向前的意思;二是不崇拜蛇,把蛇当做恶魔踩在脚下而舞,展示出白越民族的英勇,充满了一种野性的味道。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青铜器中,有许多都带有蛇的图案,多数专家考证认为,白越祖先应该是崇拜蛇。而今天的傣族,在其舞蹈或是壁画等图案里从未发现人蛇共舞。佛家认为,蛇是人生三毒之一,代表“嗔”,因为它极容易发怒而伤害别人,视蟒蛇、虎、狼等为凶猛动物,它们与佛家向善的内心不符。而今天傣族舞蹈呈现的多是孔雀、蝴蝶等外表美丽的动物造型。

傣族由于不同时期信仰的不同,舞蹈虽然在外部造型上一致,但是其所表达出来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是不一样的。

(二)三枝俑灯。东汉时期产物,由云南个旧黑马井出土,高42厘米。该器物造型为一男子呈跪坐状,腹部和胯下有带子缠绕,双臂平展微曲,双手各持一圆形灯盘,头部稍仰,顶一圆形灯盘而舞,显示出高雅端庄的形象。这应该是隆重场合的仪式舞蹈。俑持灯而舞,灯明意味着带来光明,就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祈求和向往,表达了越人的理想和愿望。

三枝俑灯舞的造型和现今傣族蜡条舞如出一辙,前者是持圆盘灯而舞,后者是持蜡条而舞,意义一样,都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祈求。

(三)四人舞乐铜俑。西汉时期产物,由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每个铜俑约高8厘米。该组铜俑服饰基本相同,挽银锭式发型,戴圆形耳环和手镯,挂短剑,腹部中间佩戴一圆形饰物,后衣襟长至足跟,其中一人低头吹奏葫芦笙,其他三人大臂贴身,右手小臂手心向上向前伸出,左手小臂手心向上向旁伸出,两人有抬腿动作,脚腕上钩,体态昂首挺胸直向前,情感表达比较外在。

以上三个青铜器物的舞蹈造型和现今傣族舞蹈体态特征很相似,特别是傣族“三道弯”的体态特征,但是,在感情表达方面是不一致的,青銅器物的舞蹈造型,其情感表达比较外在,昂首挺胸直向前,特别是二人盘舞铜扣饰,其舞蹈有野性的一面。而今傣族人的性格温和善良,舞蹈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内在,同一族人由于不同时期宗教信仰的差别,人们的思想文化、民族性格等都会不一样,这些不一样因素从舞蹈的风格特征和内容形式上体现出来。endprint

四、赋予佛教传说的傣族舞蹈

佛教传入后,为加强佛教在傣族中的统治地位,利用舞蹈作为宣传教化工具,为傣族舞蹈赋予了佛教的传说和内容。

(一)孔雀舞。傣语称孔雀舞为“嘎洛勇”,其象征幸福吉祥,是傣族地区流传最广、最具影响力的舞蹈。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數模仿孔雀优美姿态而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的艺术加工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自佛教传入后,鉴于孔雀舞在傣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赋予了宗教的传说。明清时期,佛教在傣族地区得到大发展,广修佛塔,村村建佛寺,佛寺壁画上出现了许多人面孔雀身的舞蹈造型,孔雀变成了佛祖身边的“神鸟”,据说佛祖做大摆,“金那拉”“金那丽”前来祝贺,并跳起舞来,人们觉得好看就跟着学跳,这样就出现了孔雀舞。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孔雀舞的形成与佛教有关的传说,多个地区有不一样的版本。总之都认为孔雀由鸟变成了“神鸟”,这样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变得神圣,地位更高了,人们更加崇敬孔雀,艺人们在表演孔雀舞时的心境也就不一样了,技艺会更加精湛。如此一来,孔雀就成了傣族的代表性标志,傣族的服饰、壁画、生活用品等都有孔雀的图案。

(二)白象舞。白象是傣族人民崇拜的动物之一,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相关记载,傣族自古就饲养大象,在农耕初期,农业尚不发达,大象被驯化饲养,帮助人们农耕、出行,由此,人们与大象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白象舞是傣族民间喜庆祈福场合的拟兽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而舞。白象的形象很圣洁,据传,佛祖的母亲因梦见白象而孕释迦牟尼。佛教传入后,赋予了宗教的教义和内容,称大象是佛的坐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是大象带来的,而是佛带来的。在重大节日和佛事活动中都要赕白象,请比丘在佛寺内诵经三天,期间大宴宾客,佛教徒以能出资赕白象一次为荣,并载入家谱。

(三)蜡条舞。该舞蹈因舞者手持蜡条而舞得名。在傣族赕佛活动中,需点燃蜡条,与藏族点酥油灯一样,有佛光普照、带来光明、带来幸福和吉祥的意思。蜡条舞与一般自娱性舞蹈不一样,其风格端庄、高雅、神圣,人们通过舞蹈抒发内心情感,表达美好的理想与愿望。

(四)大鼓舞。傣语称大鼓舞为“嘎光弄”,该舞蹈流传于傣族多个地区。古代,大鼓被放置于宫廷,作为传递信号及统一号令的工具,也用来庆贺战争胜利。据《百夷传》记载:“其乡村饮宴,则击大鼓。”这些都说明了大鼓舞的起源不是在佛教传入之后。自佛教传入后,大鼓进入佛寺被广泛应用。据传,大鼓是释迦牟尼带来的,在节日和佛事活动时,由和尚击打。关于大鼓和佛教的传说有不同版本,但是这些传说都说明了大鼓与佛教的关系密切,跳大鼓舞、击鼓,意味着驱邪避魔,彰显了佛的威力。

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丰富了傣族文化,也发展了傣族文化。佛教虽利用舞蹈作为宣传教化的工具,但是也起到了保护和发展舞蹈的作用。研究和思考佛教与傣族舞蹈的关系,对继承和发展傣族舞蹈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吾.傣族舞蹈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2]苏天祥.浅谈小乘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1991(03).endprint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舞蹈 光明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