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票事件疑云重重,究竟谁在“暗算”猫眼?

新闻
偶像网
2018年05月08日 17:58

上映一周时间,刘若英导演,周冬雨、井柏然主演的电影《后来的我们》票房已超过10亿元大关。然而,围绕影片发生的退票风波持续发酵,业内外对于此次事件的关注和猜测也不断升级。

 

5月3日,作为该片的出品方、发行方,同时也是国内最大在线票务平台的猫眼,就《后来的我们》退票风波召开媒体沟通会,回应了影片退票异常、是否有利益操作、猫眼的多重身份等问题。

 

猫眼说异常之中有正常,我没有作假

 

根据猫眼的调查,28号当天也就是影片上映首日,猫眼平台上疑似被恶意刷票并退票的数量为38万张,被恶意刷票的订单集中在19.9元等特惠票上。其中约有54%为正常改签行为,剩余46%的退票订单中有部分为恶意刷票行为。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我们先来看54%的正常退票部分。

 

什么是正常退票?在退票动作完成之后,又在当日完成同一影片的新购,认定为是正常的改签退票。改签之所以会涉及退票环节,是因为猫眼的改签是根据“事实改签”的原则,即用户先退票再买票。而在影院的后台系统中,改签流程里无论是先买再退还是先退再买,本质上都会产生一次退票行为。

 

为何要改签退票?首先,正常的退票行为很常见,特别是在一些热门档期的热门影片上映的首日,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后来的我们》不仅在五一节日期间上映,同时也有刘若英、周冬雨、井柏然等明星带来的热度,可以说两个要素都占了。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其次,《后来的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启了预售,首日预售票房高达8000万元。根据经验,高关注、提前预售与高预售票房往往会带来大量退票,他们之间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而且往往越早买票的观众退改签的概率会更大。

 

第三,4月28日正好赶上工作日,很多提前购票但是因上班而无法及时观影的群体就出现了退改签的情况。这也符合上一条的逻辑,越早买不确定性就越大,越容易有其他安排而临时改签退。

 

从猫眼给出的数据,其实整个“五一档”退票率都高,只不过单片大热、预售火爆、工作日等多种因素,使得《后来的我们》更凸显,但实际上仍在合理范围内。

 

54%的正常改签退票动因弄明白了,那46%的恶意刷票行为又是谁在主导的呢?

 

事件爆发之初,媒体舆论多数认为,作为影片的出品方和发行方,同时也是购票平台的猫眼嫌疑最大。但现在冷静下来再看退票事件,猫眼真的有动机做这件事情吗?

 

根据猫眼娱乐COO康利列出的数据,《后来的我们》一片在预售初期就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领先优势。整个宣传、营销的过程中,各项营销指数也都是一骑绝尘的状态。所以,不管是猫眼也好,还是电影的利益相关方也好,实在没有必要在取得巨大领先优势的状态下(首日票房2.8亿),去做一千多万的无用功(退票涉及票房约1300万元),这完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如果不是猫眼,也不是片方,那还有可能是谁?

对此外界说法不一,影院、二三线发行公司、猫眼的竞争对手淘票票都在怀疑清单之上。

 

 

 

不是猫眼,到底又是谁在暗算猫眼?

 

事情发到今天,各种声音众说纷纭,但事情真相毫无进展。也提醒了我们另外一种可能,这可能本身就是一个罗生门,猫眼这次是被人搞了。

 

回过头来,稍微分析一下这场舆论风波的源发路径,似乎也不难发现其中端倪。

 

这个话题归根到底是由“电影票房”及“壹娱观察”等几个自媒体发起来的,然而媒体讨论了一周各方都发了声明,迄今尚无实际证据证实就是猫眼和片方所为。

 

那么,不排除这几个自媒体号背后是暗中协调好了一致行动,有意图、有策划、有组织地发起了针对猫眼的舆论暗战和业务打击。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影院退票信息集中爆发是从晚上7点多开始,可是不到半个小时左右, “电影票房”就积极介入,开始“云遮雾罩,欲盖弥彰”地发起话题。此后,又在9点多,集中抛出各影院“后台”截图以及绘制好的“数据造假”流程图,开始设置议题。并且在当晚11点多就抛出详细的分析文章,将“造假”苗头指向猫眼。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此后,微信自媒体“壹娱观察”也不失时机地紧密跟进,几乎在同时于4月29日零点发出了解读文章,推波助澜地为此造势,将猫眼进一步置入舆论风波之中。其中可疑之处是,如此缜密的业务逻辑和大量素材,凭借“电影票房”和“壹娱观察”这样的散兵作战的自媒体,是不可能在两三个小时内迅速组织起来的。相当大的可能是有人事先备好了提供给他们的。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再后来,就是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了,大量自媒体营销号有说猫眼玩票补、刷票房玩现的,有说猫眼为了上市冲业绩造假的,每天数十篇负面小稿,源源不断地在各个媒体平台上涌现,微博大V也参和进来口诛笔伐,将猫眼彻底推入舆论旋涡、百口难辨的境地。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这局面,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猫眼是被人黑了。这场舆论风波背后,公关操作的痕迹十分明显,明显是有人在背后抛话题、带节奏,搜集各种可能的证据,坐实猫眼数据造假、操纵票房的罪名,试图通过舆论推波助澜,借助政府和行业之手打压猫眼,截断猫眼的IPO之路。

 

到底谁有这么强烈的动机来搞臭猫眼、搞死猫眼呢?

 

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相,那就是谁能从这场风波中获利,谁就可能是幕后黑手。

 

我们看到,事件爆发以来,外界对猫眼的质疑最终落在了“猫眼如何在做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同时保持公正”。甚至有极端声音出现,要求猫眼放弃电影出品和发行,拆分猫眼,彻底铲除行业毒瘤。没有对猫眼恨之入骨的,一般媒体不会这么分析问题。

 

资料显示,目前猫眼已占据了国内电影票务在线平台市场的半壁江山,并依靠自身的渠道和用户优势,积极进入电影发行领域,主发行作品包括《羞羞的铁拳》《驴得水》等,其中由猫眼单独操盘发行的《羞羞的铁拳》票房超过22.1亿元,位列2017点电影票房第三位,成绩颇为亮眼。今年凭借《捉妖记2》猫眼在春节档斩获颇丰,又一部《后来的我们》火成这样,势必进一步奠定猫眼业在发行领域的优势。

 

如果《后来的我们》如之前媒体预测的那样,能够顺利冲到20亿票房,那么猫眼将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在1年内发行三部20亿票房影片的公司。猫眼同时拥有最大的票务平台,并且如此之强的发行实力,势必引起国内一批传统发行企业的忌惮。退票事件一出,想必有不少同行希望借此打击猫眼气势。过去多年,在同一个档期内,竞争影片通过组局三打一,也是电影圈的潜规则,片方、发行方互黑也是屡见不鲜的传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猫眼的直接竞争对手淘票票在退票门爆发初期,一直闷着并未发声。但是在猫眼自辩清白的两份声明发布之后,淘票票随即发布了一份声明,表达了自身态度和立场,字里行间将猫眼定义成最大的嫌疑对象。而且紧接着宣布淘票票专业版开放影片退票率查看功能,并以数据表明《后来的我们》上映首日零点场退票率为94.9%。出手很果断,意图也很明显。

 

然而,淘票票的数据也有问题,有网友发现,淘票票专业版披露的《后来的我们》根本没有零点场。淘票票此举,不仅没能服众,也让不少网友开始质疑淘票票是否在搅浑水,试图落井下石做实猫眼的罪名。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此次猫眼深陷退票风波,难以自证清白,无论是对猫眼不满的传统发行企业还是淘票票,自然都是喜闻乐见。但,在此事调查结果出现之前。未有确切证据,也难以表明针对猫眼的恶意攻击,确切就是哪一家所为。

 

其实在此事一开始,始作俑者“电影票房”发现事儿闹大了之后,为了免责,也曾暗露玄机。引用了一段谢姓朋友的朋友圈,暗示这是一场“屠猫宴”。

portant; height: auto; max-width: 680px;" /> 

 

无独有偶,在媒体圈4月27晚,也流传着一个小道消息,说“明天晚上将会有大事发生”。大概,谁也没有想到,所谓的大事会是引发行业震动、惊动电影监管部门的这么一件大事情。猫眼估计也没有想到,原本冲着20亿票房美梦去的一件生意,被这场突入起来的“大事”搅合的一地鸡毛,鸡犬不宁。

 

目前,对于《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的调查还在进行中,猫眼还在不断披露数据澄清事实。可惜的是,在未取得最终结果之前,无论猫眼如何辩解,外界已经难以完全相信了。各种宣泄不满的情绪和口水,已经淹没了对真相本身的追问。

 

但,这件事情背后真正的幕后玩家,其实尚未浮出水面。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