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黄家驹出生
6月30日他离开人世
所以整个六月都属于黄家驹。
1993年的6月24日黄家驹做为特约嘉宾 应邀参加日本富士电视台录制娱乐节目的时候从高台上跌倒撞击后脑 导致急性硬膜下出血,头盖骨骨折 脑挫伤 被送往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院抢救治疗6月30日的16时15分去世。


罗大佑曾写过《家驹为什么会死》一文来悼念黄家驹的离世,在文章中他写道:
“家驹一直坚持一点,就是创作自己的音乐,很不幸的是,香港是一个极其不尊重音乐的地方,Beyond坚持原创,因为他们知道这不只是风格的问题,更是一个尊严问题。黄家驹之后,香港再无音乐人。”

1962年,黄家驹出生在深水埗苏屋邨,父母都是工人,他有另外4个兄弟姐妹,一家7口住在一间30平方米的房子里。他毕业于博允中学,中五学历,相当于内地的高中。

16岁,偶然捡到一把木吉他,开始自学弹奏,然后参加地下乐队,开启了摇滚人生。朋克新浪潮、重金属、艺术摇滚、华丽摇滚都是他喜爱的风格,小众的取向决定了他们的地下地位,但即便在地下,他们也很快拥有了一批乐迷。
中学毕业后,他做过办公室助理,电视台布景员、保险推销员,到1986年,他和Beyond鼓手叶世荣还在一起卖保险,一起工作的还有梁翘柏。

12岁那年,黄家驹从电视上听到摇滚乐巨星大卫.鲍威演唱的《1984》时,才第一次接触摇滚音乐。感情饱满的嗓音,欲说还休的歌词,无与伦比的旋律,让他耳朵都听直了。
刹那间,黄家驹心里种下了一颗摇滚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成长得并不顺遂,1983年,为了参加比赛,黄家驹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一个乐队,取名beyond,翻译成中文是超越的意思。虽然比赛夺冠了,但他们依旧没有名气,依旧落魄。

期间,黄家驹做销售员,去驻唱,甚至上街发传单,只为了供养心中的音乐梦。
后来首张专辑《再见理想》出来了,卖得不好,自己斥资办演唱会,也没人听。
在这个异常艰难的时期,黄家驹的家人里只有母亲在默默支持他,偷偷给他存了一笔钱给他开演唱会用,《真的爱你》这首歌就是家驹为了感谢母亲,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创作的。

有一天黄家驹拿着吉他在街上走,遇到一个乞丐拉住了他的吉他。乞丐向家驹表达自己并不是想要钱,他叫黄家驹坐下,向他诉说了自己昔日的理想、奋斗的过去和历经的辉煌。乞丐的话使得黄家驹感慨颇深,激励了年轻的黄家驹在今后的音乐生涯中不断奋斗不断超越自己。于是后来黄家驹就写了一首《昔日舞曲》来纪念那个乞丐与他的谈话,表达了他对音乐理想的不懈追求。
对理想的无比坚持,让他坚定在自己的道路上走下去。

“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
黄家驹走之前,只丢给香港乐坛这么一句话。

娱乐化的香港乐坛从未流行过摇滚乐,虽然黄家驹一直觉得摇滚应该更为主流才是。以摇滚为代表的Beyond能够进入主流视野,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以至于有人和国外音乐人交流时,说黄家驹和他的摇滚乐队开始是边缘乐队,后来才占领了主流舞台,老外都很奇怪,摇滚怎么会边缘,不是一直是主流吗?
香港乐坛曾经如此,而在如今的大陆、乃至整个华语乐坛则尤为甚之,现在的环境变得更为娱乐化、单一化,现在各种各样的组合不是乐队,乐队是想表达内心的想法,对生活的看法,而组合,只是把几个唱歌的商品放在一起。有时候甚至连唱歌都不再重要了,比如某组合鲜肉能刷爆头条不是因为音乐作品,而只是因为他留了胡子。至于音乐本身,根本不去关心也不在乎,到最后,音乐成为了娱乐的消遣品。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知乎上有个提问是:黄家驹如果还活着,现在会是什么地位?当然有很多根据事实理性分析的回答,但是,最戳心的一个是:没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