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解码:学会拒绝,你可以说“不”

明星
苏幕延Psy
2018年07月11日 18:02

来访者

寝室的集体生活,真是一片有趣又无奈的天地。下晚自习后,大家都以最放松的姿态出现在寝室,这时的话题尺度也越来越大,从谁惹了班主任到明星八卦绯闻,再到班级的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无所不能谈。最尴尬的是,我对这些提不起丝毫兴趣。我只喜欢床头的文学名著们,可总有人不放过我,因为睡在下铺,他们会一把合上我手里的书,调侃道:“休息一会吧,再看就瞎了!”

偏偏我又不好意思反驳,爱书如命的我,只能在电话中向老妈抱怨。老妈让我直接跟室友们说,可我就是说不出口,该怎么办啊?

心灵解码

一天下来,我们会说很多话,而且必须承认,有些闲聊纯粹是为了“杀死”时间。多数都是过耳云烟的废话。

可时间就是生命啊!消磨自己的时间,别人管不着;但消磨别人的时间,那就是“谋杀”了。

想知道你为什么不敢拒绝他们吗?

怕破坏与室友的关系,怕损害与同学的友谊。这种担忧的心理根源,在于你没有一个清晰的个人边界。

什么是个人边界呢?

个人边界是我们建起来的身体的、情感的、精神的界限,用来保护我们不受他人的操纵、利用和侵犯。这句话太专业了,换句话说,类似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底线和原则,它是隐形的,有时候无法察觉,有时候又像一堵高墙无法跨越。

不健康的个人边界容易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或是期待他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经常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比如拒绝别人的要求时,会感到心情不好或愧疚;为了讨好别人,放弃自身的信念等等。或者说,觉得自己和别人都很熟络,不经过主人同意就动别人的东西;主动拉别人和他一起吃饭,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或者不打招呼,就直接找你逛街,不管你有没有时间等等。这都是个人边界不清晰的表现。

健康的个人边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而不是对别人的行为和情绪负责。我们拒绝别人是因为对方越界了,同时,也能告知对方自己的边界在哪儿,防止对方再次越界。

我的同桌总喜欢在自习课的时候戳我,然后天南地北地瞎扯。终于有一天,我因作业繁多而对她说:“别跟我说话,我现在没空。”

她有一瞬间的惊讶,对我的拒绝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我也心底一松——拒绝不过是几秒钟的事,却让我拥有了一段安静独处的时间。

事实证明,敢于拒绝,友谊并不会因此而破裂。相反,我们会更懂得尊重彼此的边界。

这让我更加庆幸和感激自己有说“不”的勇气和能力,希望你也如此!

“心灵解码”收集大家的故事,有意私信啊~

苏幕延。留印!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边界 自己的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