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哪位大师给《寒战2》选的上映吉日,虽然狭路遇上12年情怀《大鱼海棠》,迎头碰见流量小生新作《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但票房依旧高歌猛进!
打开实时票房榜,排第一的就是它!
确实,在烂片横飞、好片缺席的暑期档,《寒战2》算的上是一部合格端方的类型电影——虽已无《寒战1》当年风骨,但至少不用连演员演技也一并操心啊!
卡司基本延续第一部壕到不要钱的配置,更显星辉熠熠:梁家辉、郭富城、周润发……只想问一句,你家找影帝都不用钱的嘛!
秉着众口难调,大叔不一定普适的原则,也有彭于晏和李治廷这样鲜嫩可口的。可以的,这很商业片!
但难得的是,电影并没有因此沉沦为粉丝电影。
明星的风光自始至终都没有压过角色和故事的风头,哪怕将角色诠释得狠厉阴沉如梁家辉、优雅自如似周润发,也都是在人设的框架内添柴火。
尤其是发哥所饰演的简大状,演完了香港开埠多少年来耿介自持的绅士。(对,这个人物只有这么一面!)
有一场戏是和好友的女儿一同喝酒祭典,白蜡烛将空间布置得空灵,琥珀色的黄汤盛在琉璃杯中,男人袖口有精致的刺绣,口中却满是怀旧喟叹。全程刷存在感的配乐在此处却用的无比妥帖,有优雅的调性。
人物的标签化一直让《寒战》系列为人诟病。但这么几个镜头一摆,演员的气场一足,不禁让人觉得能将“标签”贴好也是一种能力。寥寥数镜,简大状就成了众生里有标识的一位,在风云突起里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小编并非是在夸耀这种简单粗暴、投机取巧的塑造人物手法,毕竟让角色立起来,需要的是导演和编剧极其费心的修行。但纵观当下国产电影工业,连能做到这一点(“贴好标签”)的都甚少。
从这个层面说,《寒战2》代表的正是电影最低的那条标准线——人物虽不够立体,但标签要立得住脚啊!故事虽不够完美不够讨巧(反派大boss智商偶尔下线以及郭富城主角光环之永远打不死),但有着基础的逻辑啊!立意虽然僵硬,但至少有可探讨的余地!
当然,这么说还是显得苛刻了!
作为豆瓣评分尚可的影片,《寒战2》的可看可叹处当然不止这些“基本法则”。
在《寒战2》中,最让人动情的一幕来自“反派”的小喽啰。
他的名字都淹没在了电影宏大的野心和叙事里,但是他在临死前面对着被迫来抓自己的“头儿”,站正了姿势,行了半个警礼,却成了冷硬灰蓝的电影里,最热血的一幕。这一处着墨颇重,值得玩味——
不惜假死,不惜背锅,对于兄弟的义气,对于上司的忠诚,对信仰的纯挚,但这条道究竟是对是错?这个小人物最后杀得通红的眼睛有了人性的复杂,因而,有了可被读解的立体。
死伤的都是“当差的人”,弃置的都是面目模糊的棋子。那些利用立法空子的人,那些把生命当做草芥的恶人,那些权势的吸血鬼、寄生虫,却依旧逍遥法外,甚至拿着头等舱的票自vip通道登机去了。
恶不能得到惩罚,善不能得到昭彰,影片结束得窝窝囊囊,让许多人痛骂不过瘾。
但这不就是现实吗?就像电影的基调一样冷且峻的现实。
命运冷冷一笑:为了拍续集,Boss还早不到锒铛入狱的时候咧!我们觉得不爽,半是因为这种圈钱之举,但也会不会因为,我们知道,这剧情在真实世界里也会发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却不知,这“不仁”,才是世间的真相。
所以,说好的警匪动作片呢?几场枪战插入得生硬,官场厚黑学的道理却拍得如此透辟,真令人“寒颤”!
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越发相信“法治”高于“人治”这个现代政治的真谛。制度与程序有时比人更可靠。
理解到这一层,也才会深深觉得最后郭富城看似“伟光正”的发言是如此用力过猛而没有必要。
电影的艺术在于点到为止,在故事的起承转合里把道理都说透了。愿意琢磨政治隐喻的人自去琢磨,捧着爆米花来看枪战的朋友也已目的达成,还有什么可多说和升华的呢?宣传“法治”,故事里已有——且因接地气,拍得极有港式风格——再多,就显得捉襟见肘又自我怀疑了。
小人物之死是晦涩的影片中,宛如星火的亮点,划过沉黑静谧的夜,一处便让人愿意分析其后是星河灿烂,还是月黑风高。
可惜,这样骨肉匀停的处理,也仅一处罢了。
《寒战2》,及格以上,优秀未满。
本文系“薜荔”精心原创,
转载请标明出处:
今日头条号,
“火影院”
(号:huoyingyuan1 长按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