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疯狂迷上了张黎导演的《大明王朝》。
带着兴致盎然的情绪仔细看去,才发觉,拍得真好。
故事一开头,直接给人展示的是朝廷里”以农改桑”的势力斗争。这时候以严嵩严阁老为一派和以裕王为一派的势力斗争都出现了。
我素知张黎拍的历史正剧向来口碑不错,这次我翻看他的旧作《大明王朝》依然是激动不已。
严嵩在历史的定调里,历来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文学、戏剧等方面一直都是以丑化的角色存在。当然这是每一个时代,主旋律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普通大众爱憎分明的朴素情感。但是在《大明王朝》里,严嵩的出场,年龄已经设定在了八十之间,是一个垂垂老矣,风烛残年的老者形象了。
正是因为年龄之故,导演和编剧对人物行为和语言的设置,就接近于“其人将死,其言也善”的地步。所以,我一路追着十来集电视剧下来,剧中人物所带给我的情感触动还是蛮不可言说的。
首先,我很难说,在给我的情感触动里,没有对垂老之人的惋惜和谅解。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许严嵩在历史里真的是作恶多端,但在剧中来看,他一边维系着自己派系的利益的同时,也考虑着怎么支撑着整个大明的局面。
这个其实很像我们看到的很多贪腐现象一样,贪腐的人,其本身做事情的能力也是绝对的强悍的。
其次,在看着戏里人物的故事演绎,你的思考会引申出很多人性的深刻的理解。我一路看来,总是深刻地感觉到,明晰的是非善恶是没有的。好人好心也可能会办坏事;而奸人奸计也会顾及防止物伤其类。
在电视剧里,有一集,皇帝叫严嵩严阁老和徐阁老一起写祭文的时候,两人就为天下生民通过推心置腹达成一定的和解。最后严嵩的那一句“我都八十了”。这样的垂暮之语,简直催人泪下。
也许,真正好的电视剧,总会给观众带来各种各样的关于生命关于世界关于意义与价值的深刻思考吧。它会企图通过中立的立意和波澜起伏的剧情,让你深溺其中进行思考,而不是通过僵硬的套路刻板地宣扬着棱角明晰的是非曲直的价值观。毕竟人性是复杂的,通过影像来展现人性的复杂,当然不是一两句你对我错就能把内心想讲的故事给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