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过的青春电影当中,有三部,属于青春片中最接地气的,今天小蓉子来跟大家聊聊其中一部。
没看过的人,应该也都听过它的大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九把刀的成名作,柯震东陈妍希的成名作。
没有沈佳宜,就成就不了九把刀。
人如其名,九把刀也斩不断,对她的喜欢。那种惯性早已融入生命。可惜的是,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变数。
那个我们在16岁遇到的人,将会是我们一生的挚爱。前提是,你最后没有跟他结婚。
因为有可能,没得到的是挚爱,得到了的是仇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青春就像这首诗,不停地循环往复,把那些回忆和故事刻画在每个不同的人身上。
为了失去一个人而颓废,为了得到一个人而努力。
《那些年》里的柯景腾,便是后者。差生和优生在学校里,看似同样的上学放学,实则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这两个不同的世界,老师根本无从理解。没有人天生爱学习,也没有人天生恨学习。
天赋不同,缔造不同人生道路而已。
想起以前看的漫画,名叫《天堂之吻》里面有个角色说的一句话:除了考试之外的一切事,都难以尽如人意。
也许这就是学霸之哀了。
柯景腾为了沈佳宜,从差生跨入了中等生,却没有从幼稚跨越到成熟。
这也是为何,他们最终只拥有了陈旧的回忆。
现实中的柯景腾因为幼稚才由于吸毒而自毁星途。
现实中的九把刀因为幼稚才由于出轨而自毁十年情。
唯有影片中的沈佳宜,现实中的陈妍希,得到了幸福的垂怜。
当你嫁做人妇,我亦沦为渣男。《那些年》这部电影,终究不能够安抚九把刀狂躁的内心。
或许从柯景腾失去沈佳宜的那一刻,他的心就已经可有可无了。
没有堕胎,没有车祸,没有背叛,没有欺骗。
他们相处的每一个画面,都让我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这样的青春片,才是值得一再温习的。
温习我们的已逝的青春,对比我们当下的状态。
你会不自觉地发现,做一个像沈佳宜一样现实的女人,并无大错。
互相喜欢而又不说破,这不该叫暧昧,应该叫沉默的爱情。
九把刀在陈妍希的婚礼上亲吻了她的老公陈晓,也许参加陈妍希的婚礼又勾起他脑海中刻骨铭心的三个字。
可有的事情,并非我们做多大的牺牲就能回到原点的。
青春片是用来祭奠当初那个只愿为你一人努力奋斗的情种。
但请不要忘记,青春期的男孩在经历过情种折磨蜕变以后,绝非曾经善类。
十年过后,能不撩骚,尽量远离。
这才是对青春,最好的敬畏。
曾经两相辜负,如今两不相欠。我喜欢的青春,就是这样,爱的彻底,断的彻底。
柯景腾说,女孩的成熟,没有一个男孩招架得住。
相反的,男孩的幼稚,没有一个女孩招架得住。
这话,仅限于青春期的框架。走出了这个区间,各种复杂渗入情感之中就不再适用了。
我喜欢的你,永远只存活在青春期的记忆长河中。
那个时候,你身着白色的衬衫,我身着白色的裙子。我们欢歌笑语穿梭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
如果可以,我宁愿永恒的在那段不知摧残与挫败的时光中醉生梦死,也不愿见你我被岁月辱没同为人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