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一档狗血烂俗的节目,商业化的孩子将何去何从?

电视
多来多心情
2016年08月04日 08:28

《变形计》,富人的变星计,穷人的无尽深渊……

想必看过《变形计》的人都知道,这档节目是湖南卫视“重点”研发的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节目关注时下热点新闻,挖掘新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涵。

要让多多通俗点讲,该剧凭借老套狗血的剧情就火了,镜头一上来就是家庭争吵,主人公互掐,炫富逛夜店,封建制的孝顺,下跪感恩,城市主人公挥棒导演,怒踹镜头,事后农村父母进行开导,平息怒火。

互换身份之后必有生日聚会,主人公乡下必然掐架,农村孩子去城市必上游乐场以及农村父母要么出去打工,留下年迈老人,要么父母身患恶疾,不治之症,比如白血病。

学校对城市主人公的人文关怀,鼓励卸妆,走出十几年阴影,让孩子没东西吃,通过这几天的经历,城市主人公明白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农村主人公获得了资助金,最后好好学习,圆满结束。

编导别出心裁的构思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多多我的仰慕之血已经不够喷了!

《变形计》它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经历贫困而后奋发?

是让城市里的孩子经过贫苦生活再教育,懂得感恩;让农村山区贫困的孩子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同时获得有钱人家的资助,好好学习,努力走出贫困?

这档节目美好而浪漫的主题大概就是这样,但终究是一场作秀博眼球的闹剧罢了。

在现实中,这档节目的实践过程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反而让《变形计》背道而驰。

这档节目,荒唐在哪些方面?

第一,是成就节目组的炒作。

这档节目是以“救苦救难”的形象来全程跟踪拍摄的,同时节目组也经常爆出花絮,什么摄制人员遭到富家少爷的殴打,吃饭因为地域限制,只能吃泡面,有时候不得不与主人公吃一样难以下咽的食物,主人公奔跑的时候,摄制组人员背着厚重的摄像器材满山跑……一切的一切,都显示出摄制组人员的敬业与吃苦耐劳。

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变形计》在拍摄的过程中,节目组为了达到——富人的孩子永远是张扬跋扈且不服管教,穷人的孩子始终是温顺乖巧且认真懂事的效果,编导甚至鼓动支教老师去接触挑逗,或激怒城市小孩,骂他打他都可以,只要能激化冲突矛盾。

很多孩子不想参加,摄制组让学校给孩子做思想工作,在全体大会上给孩子施加压力,为了让孩子接受拍摄,节目组给孩子剪很喜感的发型,配上花哨的衬衣,让全校的学生都笑话他。

对于拍摄工具,节目组在学校各个角落都安装24小时广角的摄像头,大家都不想被摄像机拍到,刻意回避拍摄区域,支教老师也很少出去,不愿意外出,试想,这样的拍摄是否也侵犯了他人的人权?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

更有甚者,节目组为了博人眼球,制作出一系列可有可无,夺人眼球的片段,比如,抓蛇的情节,孩子根本就不敢抓,节目组又是威胁又是恐吓,再者,小韦卖蜈蚣,卖蜈蚣其实和给韦爸抓药完全是一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韦爸其实也没有白血病,节目组捏造事实;牛吃玉米的情况下,节目组要求主人公跪下代替城里孩子认错,让韦爸拿鞭子便打他,孩子没有听从,就和节目组吵了起来,然后就哭了。

二,《变形计》富人的变形。

其实很多城里的孩子并没有节目组所传言的那么恶劣,来节目组的城里的孩子,一种是为了出名,一种是家里被迫,少之又少的是来体验生活。

但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正值青春的叛逆期,加上节目组人员的激化矛盾镜头,很容易就给观众造成不好的印象。

我们所能注意到的,在短短的十几天几十天的拍摄期间,城市里的孩子无一例外地由张扬跋扈变为乖巧懂事的类型。

试问,这可能吗?

一个人的天性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十天就能轻易改变?

因此,在剧集结尾我们看到的是城市里孩子的感恩,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是陈佩雯、李耐阅、李恩熙、等人的“整容脸”以及在微博下面集聚的大量粉丝,开网店推销产品美瞳玻尿酸化妆品,以及整天宣传的“整容至死”的言论。

李宏毅通过节目组的炒作集聚几百万粉丝,转身一变签约影视公司,主演《谁的青春不迷茫》。

还有部分选择出国深造。

无疑,《变形计》,是对全体城市主人公的变形。

而是好是坏,只有当事人知晓,外界也无法评判太多。

三、《变形计》,穷人的无尽深渊……

除了节目组对农村主人公的各种施压嘲笑,影响学校秩序正常运行,节目组对农村主人公造成了心理阴影。

这个节目很残忍,只有先前报道,没有后期追踪,很多参加完节目的孩子,因为看不起家里的生活条件,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经常在外面厮混,久而久之沦落为市井混混,家庭破裂。

而节目组的初衷是想让农村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回到家乡好好学习,走出山村,到底,无论是从这档节目的摄制,还是毫不违和的作秀感,以及摄制组的恶劣态度,大城市的繁华诱惑,已经深深伤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加剧了他们的焦虑。

孩子们只会想到,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那么有钱,自己却生在这样贫苦的环境里,不公,真的很不公,这样消极的心理已经让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彻底转化。

于是,无法承受的他们选择了逃避,逃学上网街头厮混,他们想找回大城市的快感,逃避现实的残酷。

如果经历贫困就能走向成功,那估计城市里的孩子都要下乡一回了!

《变形计》的问题所在:

一、认为人经历贫困后就能奋发。

这本身就是一碗“毒鸡汤”。

从来没有科学依据考证说,经历贫困能够让人走向人生巅峰。

二、人的性格不会被轻易改变。

想要短短几十天的变形就让人脱胎换骨,恐怕再世华佗也没有这个本领!

三、千万别小看欲望的力量。

欲望可以让人堕落,变形后的农村孩子因为经受不了城市的灯红酒绿,回到农村,逐渐迷失自我,家庭争吵,辍学街头厮混,不胜枚举,可以说是被变形计残害了一生,但作为底层的孩子,现实的无力感不得不让他们低头。

四、不要试图扼杀或驯化一个孩子的性情。

青春期的他们叛逆很正常,却常常有父母将孩子的行为严重化,孩子只要稍稍不听话就加以斥责打骂,这让孩子更加反感家长的行为,所谓教导孩子要从娃娃抓起,从小言传身教,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也不会适得其反,酿成如今的后果。

五、不要试图将孩子商业化。

因为事态的发展不是你所能控制的了。

最后,引用知乎鄢超的一句话“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没见过太阳……”

本文部分材料源自知乎,整合笔者多多个人观点,侵删。

求订阅;求分享!

关注nanyoukk,多来多心情,更多精彩推送!

微博,多来多心情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影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