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三十年了,我们依然拍不好一只猴子!

电视
御龙堂主
2016年08月14日 16:32

最近一部名为《青云志》的玄幻电视剧占尽风头,剧中清一色的俊男靓女吸引了不少粉丝,当然《诛仙》的原著粉除外。对于《诛仙》的原著粉来说,这部剧真的是“看之无味,弃之不忍”,在纠结中一遍又一遍的被虐。

这种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早已成了固定套路,用颜值吸引粉丝,然后粗制滥造一部剧,打上特技的噱头,轻轻松松就能赚的盆满钵满。暂且不评价这部剧的优劣,其实《诛仙》小说本身的火爆就值得商榷,虽然整部小说架构宏大而且题材新颖,但描写手法实在难以恭维,很多情节都没有铺展开,成了流水账的叙述。

其实,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部剧中的另类主角——一只猴子。

猴子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是个精灵一样的动物,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问世,猴子便在中国人心中占据了一个不一样的位置。在《诛仙》中也有一只神奇的猴子,谓之“三眼灵猴”,不仅是主人公张小凡的“左膀右臂”,而且在整部小说中戏份不少。《青云志》再改编,也不会将这只灵猴一笔抹去。

在中国观众的记忆中,最经典的猴子,就是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的孙悟空,无论是造型还是演技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这部剧上映至今已整整三十年的时间,虽然多经翻拍,但依然无出其右者。

再来看看《青云志》中的猴子,这只猴子采用特效制作,毕竟这只神奇的猴子时常在主人肩头坐着,如果用真人拍摄难度太大。但是特效做出来的效果,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如果用两个字来评价,那就是“业余”。

如果将这只猴子放在任何少儿动画片之中,还可以勉强接受,但在这样一部号称大制作的剧中,着实显得有些突兀。

中国本土的影视制作,与美国这些影视制作强国比较,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单特效制作这一环节,不知道落后多少年。

美国1968年制作的《人猿星球》,其中人猿的化妆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与近几年国内产生的几部《西游记》中的化妆技巧相比,实在是成熟太多。

随着CG技术的发展,特技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更加炉火纯青,甚至难以让人分辨真假。无论是2005年上映的电影《金刚》还是2011年上映的《猩球崛起》,其效果都令人惊叹。

看看国外的作品,再来看我们这只猴子,实在让人难以释怀。究竟与国外的差距在哪里,也许只有专业的团队才能回答,技术的落后可能真的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我认为,盲目的追逐利益,以及中国影视剧市场的畸形现状是最大问题所在。

在盲目追求颜值的中国演艺界,演技不再是卖点,颜值成为一部剧的担当。粗制滥造的剧情,加上几个徒有其表却毫无演技的所谓当红“小鲜肉”,在十几亿人的大国里,纵然只有少数人观看,其收益也足以让世界同行艳羡了。

现在的影视剧大多奉行粉丝经济,吃的就是粉丝这碗饭。那些有颜值没演技的明星,最多的资源就是粉丝,而且是疯狂的粉丝。无论剧情多么糟糕,演技多么拙劣,只要那张脸出现在荧幕,就必然会有人定时守候。

用做快餐的心,去打造一部剧,难怪三十年后,依然拍不好一只猴子。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影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