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流入电视剧行业规模越来越凶猛,从近年电视剧单体投资就可见一斑。2014年,媒体嚷着电视剧成本“哄抬”,最大投资的新版《三国》不过1.5亿。而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国产电影的顶级制作费也不过3亿左右,像《捉妖记》、《寻龙诀》、《美人鱼》。当你在为《幻城》喊出3亿造价的吆喝惊叹时,《赢天下》已经要用5亿制作费冲击“亚洲电视剧单体剧目最高纪录”。而你还没喘过气来,喜天影业的《阿麦从军》也画出了5亿的大饼,和唐德影视“深情对望”。这还不算完,近期业内更有消息传来《武动乾坤》投资已过6亿!
《武动乾坤》投资达到了6亿,6亿人民币就是1亿美金,意味着中国电视剧进入到1亿美金俱乐部,那么离10亿人民币投资还远吗?从目前的规划来看,这是很有可能的,并且还会很快到来。
短短不过两年的时间,单剧投资体量就有如坐火箭一般,蹭蹭往上涨。资本如此凶猛的进入影视圈,对电视剧行业来说到底是不是好事?
明星为什么价格飞涨,因为其具备可量化易投资的杠杆效应
资本进入电视剧行业,单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得利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明星演员。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上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提到去年一年内一二线演员片酬上涨250%,明星片酬在制作成本中占比升至75%。王磊卿更是直言,2016年明星片酬比房价涨得还快。
明星片酬虚高从去年开始成为关注热点,对于明星高片酬,不满之声不绝于耳。但合法挣钱,是这个时代每一个人应该有的权力,包括暴富的明星群体,只要他们不违法不偷税漏税,就没有人能指责什么。
明星的高片酬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明星供不应求,价格就涨,随行就市。市场的供不应求,就落在了资本流入电视剧行业。
资本为什么源源不断地流入电视剧行业,投资电视剧,说白了也是一种投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赚钱。在资本的眼中,电视剧是商品而不是艺术品,所以对其质量和意义并无多少关心。他们在乎的是投资的电视剧能否为他们带来资金回报。如何能增加回报的保险性则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
电视剧目前还是一个 to B的市场,电视剧想要获利那就只能从卖给电视台或者视频网站。毛羽司长曾在《电视剧管理通报》中提到“各地电视台片面的、单纯的以明星来论价,客观上造成了拍摄制作成本结构不尽合理,分配比例失衡,影响到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如今的电视台却是无大牌明星很难卖出,这就导致了制作电视剧迫切需要人气明星。但中国娱乐产业才刚刚发展起来,缺少一个良好的造星机制。明星数量也是十分短缺,这就造成了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场面。明星的片酬也就随之越来越高昂。
同时,资本注入的影视圈单剧投资的天花板又不断上扬,导致明星片酬上涨的空间巨大,最终使明星的片酬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地步。明星享受了高片酬的待遇引起不满被指责几句也是平常之事,但易地而处,难道你我能做到有钱不赚,主动降薪酬吗?
除了明星片酬一路上扬之外,IP热也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IP是人为包装起来的概念,近年备受追捧,也和资本进入影视圈脱不了关系。新剧君过往文章曾经提过,大IP可以撬动大投资。这是因为进入影视圈的资本却多数是影视专业的门外汉,他们需要的是可以量化的指标。IP就具备这样的特质,一部网络小说有多少阅读量,小说的粉丝有多少,一系列这样的数据成为投资标准。资本就有动力合力把数据的泡沫吹大。在这样直观的数据面前,资本也就有了能够赚钱的信心。其实这一点在明星身上同样适用。
文章开头提到的《武动乾坤》导演是张黎。说起张黎导演,熟悉历史剧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毕竟目前豆瓣评分最高的剧目就是黎叔的《走向共和》。其他的例如《大明王朝1566》《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剧也都是高口碑的优良之作。
张黎导演的新作确实起点上的典型网文《武动乾坤》改编,并邀请了人气演员杨洋担纲男主角。在还未出现成品的时候,无法断言此剧最终效果。但从题材和演员来看,却与黎叔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难怪有人调侃张黎导演“黎叔浓眉大眼的也叛变了革命。”
其实,张黎导演不是个例,《雍正王朝》的导演胡玫新剧是《帝王业》;《王贵与安娜》的导演曹盾导演了IP剧《九州海上牧云记》;《红色》、《闯关东中篇》的导演杨磊导演了《九州天空城》;《闯关东》《生死线》的制作人侯鸿亮也开始了网络小说之旅《琅琊榜》《欢乐颂》《如果蜗牛有爱情》。……
以现在的趋势来看,这个名单还会不断地增加。但从目前效果来看,正剧出身的团队,经验丰富,对品质有所追求,他们可能会迷失在IP之中,但也有可能与IP相得益彰。在已有成片下,目前以侯鸿亮的正午阳光和郑晓龙的《甄嬛传》最为成功。他们严谨的风格和网络小说大开大合之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制作出一批好口碑的精品剧作。
这么看,大导演们投身IP剧目也不是什么坏事。以前的大导演制作的剧目一个是投资有限,不能尽抒所想,一个是面向受众有限,有些曲高和寡,尤其对年轻人影响力有限。现在的IP却都是亲民路线,更能让年轻人关注这些大导演。只要导演们能坚持初心,把自己的所学与IP相结合,能让中国电视剧精品化向前迈一大步。就像之前的《甄嬛传》,不知道的能看出是网络小说改编吗?
钱进来了但只便宜了明星,对品质来说岂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资本涌入电视剧行业,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让行业的很多人浮躁了起来。粗制滥造的剧目越来越多。郭靖宇监制的新版《射雕英雄传》只能说拍的中规中矩,却受到众人追捧,无他,同行衬托的好。
萝卜快了不洗泥,投资进入电视剧行业,投资方却只想着赚快钱,整个行业被快节奏支配。《三生三世桃花源》的导演也提到,现在很多片子需要特效制作,但杀青一两个月之后就要上线。这不禁让人担心起来,毕竟电影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虚假的泡沫早晚要破掉。
中国电视剧目前最高的单体投资6亿,其实和作为中国电视剧终极目标的美剧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美剧单集有着千万美金的水平,也就是每集要6000万人民币。所以从单剧投资来看,中国电视剧的价格并没有高到离谱,但电视剧的投资天天涨,但出来的成片却没有什么长进,甚至有所退步,这就离谱了!
也就是说中国电视剧的成本是虚高,质量与精品美剧相比差的很远。电视剧投资的钱涨上来了,但比起前两年来说,演员、画面、服装、特效却都没有长进。多投入的钱大头到了明星的片酬上,演员本身又没有什么升级,这就不合理了。美剧的投入高,但人家的钱用在特效、场景、故事上面,每一集都弄得像电影一样。
中国电视剧投资如果演员的片酬翻了番,但场景、服装、特效等方面的投资也翻了番,那演员片酬的增长就是正常,问题是目前大头都是涨在演员片酬上了,其他方面例如画面、特效没什么长进,大场面大特效也没有,甚至因为部分IP与电视剧水土不服,故事还倒退了,观众看不出剧目品质哪里有提升,那这就问题大了。
投资进入电视剧行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以好与坏来定义。但无可置疑的是投资的进入扩大了电视剧行业的市场,也许道路会比较曲折,但这总归是前进的方向。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上来了,电视剧行业其他的硬件也要随之提升,包括行业法规、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这样也让投资的钱花在刀刃上,否则无异于瞎子点灯白费蜡。
惊
蛰
话娱20号社群
我们一起来嗨聊娱乐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