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如此规整强大的历史大片却票房惨淡,导演王竞的执着令人佩服

电视
捉风捕影
2017年03月15日 06:09

(文:捉风捕影)

身为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王竞的影片中总是尽力追求现实,《无形杀》聚焦人肉搜索,《我是植物人》反应出医药行业的潜规则,而备受好评的《万箭穿心》更是通过一个女人鸡毛蒜皮的事情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哪怕是像《大明劫》这样的历史电影,也是希望能够通过历史,用严肃的笔触书写出对现实的思考,今天就来聊聊这部古装片。

导演:王竞

明朝末年是一个荡气回肠的年代,一方面无数忠臣杰士涌现出来挽救日趋衰颓的大明江山,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国观念在这一时期愈发厚重,有人说,明朝是中华民族发展以来,最后一个尚有气节的朝代,所以影视历来钟爱表现明朝。无论是《龙门客栈》还是《锦衣卫》、《绣春刀》,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上演爱恨情仇。而由王竞导演执导的《大明劫》则用沉郁顿挫的风格,讲述了一个在国家即将覆灭的情况下,个体注定无力回天的悲剧,刻画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赋予明末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徒然的宿命感。

影片开头便是厮杀惨烈的战争,破败的明旗、箭矢、火炮,不断倒下的士兵,人命仿佛草芥,在战争中不值一提。灰蒙蒙的色调,暗沉沉的天气,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之感,让人心中顿时沉重,沉浸于战争以及窒息的氛围里。

整部影片都笼罩在这种暗沉、阴郁的环境里,风雨飘摇的战争局势,瘟疫肆虐的尽力挣扎,在不断出现的问题中,孙传庭和吴又可被步步紧逼,毫无喘息之力,他们有追求有抱负,却只能再历史的洪流下被倾轧。观众都明白一个朝代的覆灭远非一日之过,但影片的种种,仍旧让观众慨叹不已。

作为一部历史片,导演堪称业界良心,不惜耗时两年半的时间,反复校稿三十余次,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细节方面都认真细致,片中的道具,都是利用现有文物文献考察得出,极力做到对历史真实的还原。

两位主角的表演亦是可圈可点,戴立忍饰演的孙传庭临危受命,奈何要兵没兵、要粮无粮、要人无人,一腔爱国之情不得朝廷信任,还适逢瘟疫天灾,雪上加霜,他设计杀死贺人龙、斩杀43位乡绅、火烧感染瘟疫的士兵,在一个四面楚歌的环境里被一步一步逼到疯狂,最后悲壮赴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有着自己固有的坚守,并最终死得其所。

而冯远征饰演的吴又可,也不是一个完全高大上的英雄人物,面对瘟疫,他也会无力,但更无力的是面对政治,他能治好瘟疫,却治不好大明之积毒。两人都是时代中的孤胆英雄,不被理解,抱负的沉重和现实的悲壮像大山一样重重压在他们身上,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因其伟大,而是因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两人身上的英雄情怀来的壮烈而惊心动魄。导演用一种平实的手法来表现,充满着对英雄的崇敬和对二人的悲悯。

孙传庭战死结局

整部影片采用冷色调,战争的悲怆肃杀仿佛能扑面而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的进程总是充满着现实的残酷。而结尾部分,孙传庭坐在帐中,士兵拆下遮挡已久的屏障,久违的阳光泄进来,逆光中,一切仿佛落下帷幕,所有的窒息与恐慌终于迎来终点,现实的温情投射在这动荡的岁月中。

在当下浮躁的年代,历史剧已经成为古装武侠剧的代名词,前段影片《长城》的失利,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的复播和《大秦帝国之崛起》频上热搜,未尝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向我们说明,古装商业大片的粗制滥造陷入了信誉危机,而制作精良、有历史底蕴、饱含传统文化的影片必然会经得起大浪淘沙,在一次一次打磨中越发显露出光彩。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影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