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能拍几十集,国产剧「注水」现象太不要脸

电视
第十放映室
2017年03月17日 08:55

“我真的还想再玛丽苏五百年。”

多亏了你们昨晚借我的锅碗瓢盆美队的大盾,小十君毫发无损地又来更新了!

而且继续作大死,今天接着来喷“假国产剧”,它配合着各位明星的假演技,一集拖一集地注水,你说还给不给我们这些电视儿童活路了?

一见此类话题便会吵翻天,大家爽就好,但是请留点洪荒之力,我们还有最后一期呢,不吐不快一吐就必须吐个干净!

好,先看看最近,刘诗诗和小十君刚介绍过的王千源,共演的谍战剧《黎明决战》正在热播,但市面上几乎没见到什么水花。

我注意到他们的通稿里,一直在强调一个宣传点——

为了保持剧情紧凑,导演坚决砍掉将近10集剧情,把集数控制在31集。

每集40多分钟,一共31集其实不算小体量了,但片方能拿这个点做文章,足以说明现在电视剧的长度是有多么惹人反感。

现代戏动辄40多集,古装或者玄幻都奔着60+去了,甚至诸如《青云志》、《大唐荣耀》还要拆分成好几部。

再加上中华田园伪周播,就会出现像《幻城》那样收视率扑街,还要尴尬如凌迟地从7月播到11月,大结局那天片方忙着刷最后一波宣传,结果是引来无数路人感叹“《幻城》竟然还没播完?”,也是一道奇景。

不过话又说回来,电视剧长度并不是问题。《武林外传》一共80集(加上一集试拍有81集),身为脑残粉的我来来回回看了有不下五遍,依然饶有趣味。

《甄嬛传》一共76集,《大秦帝国》三部加起来接近130集,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收视口碑双高。

那些被吐槽拍太长了的剧,真正的症结是“太水”,把最多20集的剧本硬注水成60集80集甚至上百集,质量跟不上数量,观众自然就没热情了。

近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唐荣耀》

刚开播时讨论度极高,我也跟着追了,但看到20集左右就被反反复复毫无推进的剧情逼得弃剧了。等到30多集想起来又点开看,发现竟然一点都不影响我理解剧情,还能无缝接上!

身为看剧大户,我干脆就来总(tu)结(cao)一把近些年国产剧常用的注水大法。真是观众看了流泪,广电看了沉默,读到哪句你泣不成声了?

既然提了《大唐荣耀》,就先从它开始写。

这部剧一开始的负面评价多集中于滥用老梗,比如童年救命芳心暗许,但死活不问你叫啥,长大相遇不相识,但认出来了我也不告诉你。

可我觉得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同一个梗,在同一部剧里恨不得用上十回八回才罢休。

只说沈珍珠和李俶在结婚之前偶遇了几次吧!

尬诗遇见一次▼

出国路上遇见一次

出国以后又遇见

而这每次偶遇,无非是沈珍珠一再强调自己在找意中人,而她的意中人其实就是李俶,但珍珠和李俶都不知道找的是对方。

结婚以后,两个人还在延续意中人VS眼前人的误会,“醋王”桥段也是雷同的故事模式:

俶误会了珍珠→ 李俶生气却不问→ 李俶消除了对珍珠的误会 → 嘴角露出苏苏的笑容 → 两人和好发糖。

如,李俶偷听到珍珠吃药逃避圆房

李俶生气了却不听解释

李俶无意中从林致口中得知珍珠打算停药,然后微笑、发糖。

李俶再次生气却又又又不听解释

李俶偷听到珍珠和安二哥讲话,明确了珍珠喜欢自己

好不容易等李俶不生珍珠的气了,珍珠又因为怀疑李俶杀了她爸爸开始生气。俩人还都是同样的气法:

不想着把事情搞清楚问明白,只凭眼前看见的就要发脾气,就要吃醋,就要报仇……

为了演够60集,你们俩可真是拼了。

法门二剧终之后再还魂

比《大唐荣耀》还过分的,是差不多同档期的《漂亮的李慧珍》

一个现代剧,讲一件李慧珍暗恋的发小长大之后错把她闺蜜认成了她的故事,五分钟就能讲完的剧情,硬生生拍了40集。

这也就不说了。然而终于播到要大结局了,点开发现是李慧珍的旁白:

如果刚开始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然后穿插几个倒放镜头

说是“童话的结局,让我们从童话起点重新开始”。

我满以为她说的“重新开始”是类似于,如果我一开始就做了另一个选择,现在会怎么样的平行剧情。

然而并!不!是!

她是真的回到了起点!第一集的起点!

然后把前30多集发生的事情,又剪辑了一个精简版,一毛一样地回忆了一遍!

回忆了整整一集半!

原来你们也知道你们的破剧情只用拍两集就能说清楚?

早说我们就都从倒数第二集开始追了啊!

同样用这种方法的,还有唐嫣版《何以笙箫默》

剧中两人大学间的回忆是穿插在正片里由吴倩演的。播到第30集左右,故事已经讲完了,唐嫣和钟汉良发了一波糖之后躺在沙发上说:

如果真的有可以回到过去这种事的话……

果不其然,真的就回到过去了……把男女主的故事从他们大学相遇开始,又按顺序讲了一遍!

愣是整整扩充了六集……

能把10万字的小说拍出36集就服你们!

法门三猝不及防回忆杀

上述两例属于集中回忆,也就算了,大不了那几集我不看就是了。但还有一种更可怕的回忆杀是穿插在正片里,无时无刻没完没了的回忆。

比如96集的长篇巨制《武媚娘传奇》

夫君死在了媚娘怀里,一听到媚娘说“要是有来生”,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果不其然,她一抬头,回忆就来了……

这一回忆就是整整12分钟。

武则天终于登基,花了2分19秒穿好衣服从屋子里走出来。

好不容易成女皇帝了,张口第一句话是问身边的太监

得了,女一号一“失忆”,大家也知道该发生什么了。

武则天一闭眼,她这90多集里所有的朋友、敌人、丈夫、孩子一个个像鬼影一样飘过,就这么飘了2分钟!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注水法和这个类似,就不单独写了。

就是主人公内心一有OS,一定是宛若被可达鸭击中,定在原地。

然后他脑内思考的过程,被旁白念出来。关键是思考了半天,他们还一定是想出了一个蠢破天际的烂主意

以这样的速度,三五个镜头一句词就能填满一分钟的剧情,实际上一点信息量都没有。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老九门》

只要陈伟霆出现打戏,一定要配上由他演唱的disco舞曲一般的BGM,再把动作变慢仿佛树懒附体

一个两个动作这样耍耍帅就算了,整个打斗场面全这样拍,谁受得了?

法门五废话全当台词说

刘诗诗主演的《女医明妃传》里有个情节,是让女医给一个异域王妃看病。

剧情特意演了一个大人和女医强调,给她调来了翻译。

我满以为如此强调,这个翻译肯定要在下面的剧情里,起到什么了不得的作用。

果然,女医诊完了脉也是和翻译说话,说麻烦你告诉她这病并不严重。

镜头一转,翻译和王妃说:“塔硕,泥池垫摇酒号了”。

我:???

原来翻译本尊说的也是中文,只不过加了点“异域腔调”。

然而这还不是最过分的。最过分的是,王妃和她的侍女本人,说的都!是!中!文!

王妃和侍女说,我不要吃药。

侍女对着屏风后面的翻译说:王妃说她不吃药。

翻译和女医说:大人,王妃不吃药。

此时,已经听了三遍原话的女医一脸震惊,说:“她不愿意吃药?!!”

讲真,这是我这么多年来最能get到刘诗诗演技的瞬间。

让我们来复习一下,这四个人的站位。

王妃躺床上,侍女站她头边,女医坐在床边,翻译隔着屏风,四个人都说中文,同样一句话,需要公主传给侍女侍女传给翻译翻译再传给女医。

中文译中文译中文译中文的对话到底有什么意义???

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硬是这样生生被拍了五分多钟。

对此我只想说:有猫饼!!!

法门六电视台强助攻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坚持独播的湖南卫视,为了让买剧的钱花的值当,一般都会重新剪辑把剧集拉长。

这还算有点技术含量的注水,没技术含量的方法是,每新播出一集,都先演10-15分钟和上一集重复的内容。

就这样,《麻雀》由60集播成了69集。

法门七配角抢戏撑进度

如果主线剧情已经注无可注,怎么办?

没事,还有办法,就是给副线拼命加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就一度跑偏成帝君和凤九的发糖日常。

《那年青春我们正好》女主角刘诗诗最少的时候一集就出现两三分钟:

《老九门》里陈伟霆、张艺兴、赵丽颖都算配角,真正的男主角是陈皮,反派的前世今生能单独演一整集。

想要出番外,麻烦单独拍个剧去好嘛!

好吧,南派三叔还真就这么干了。

为什么明明20集能讲清楚的剧情,非要奔着七八十集上百集拍呢?

要想剧有人买,必须花大价钱请演员。

拍出来是按照集数卖钱的,能多水一集,就能多收一集的钱,而现在一集的钱可不是小数目。

剧情多了,剧集里能植入广告的地方自然也多了,又是一笔收入。

电视台花一个剧的钱,能播三周绝不播两周,谁让剧被视频网站抬得这么贵,电视台根本买不起了呢?

注水的过程中,编剧不用动脑子,只打打字而已;男女一号不用多签时间,反正只用拍拍特写,别的自有替身去完成;电视台尽管和片方、宣传公司签对赌协议,保证收视率。

片方片子做得再烂都没关系,总有宣传公司能找出莫名其妙的点把剧炒红,实在不行我们还能买收视率。

以上这一整个利益链条,最后都由观众来买单。而观众们啊!为什么总是对烂作品容忍度这么高?

福利互动

互动话题:还有什么样的电视剧情节让你很难忍?

推荐阅读

RECOMMEND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