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甄嬛要念为“xuān”,但是,这也不完全正确。事实上,《辞海》中,“嬛”这个字,读音有三中,分别为“huán”、“xuān”、“qióng”。三种发音也代表三种意涵。
那么,编导为何偏偏就选中了“huán”这个发音呢?就在于电视剧本身借鉴于历史的情节甚多。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无论原著还是电视剧都运用强烈的象征意向,然而甄嬛对照的其实是唐朝的杨玉环(杨贵妃),并且也是非常切合该剧的情节,所以,“huán”这个发音当然是约定俗成的啦。
接下来我们比较一下三种发音的效果。
先看“xuān”这个读音,“嬛嬛”要成叠音的“xuān xuān”或“便嬛”(biān huān),才有“柔媚”或“轻巧”的意思。
可是这时候我们就该反思一下了:甄嬛除了跳惊鸿舞的时候还算能显现出一丝的“轻巧”之外,她出场何时可有“柔媚”的个人特征?况且,“嬛佞”(xuān nìng)颇为负面,表示“轻佻而长于口才”的意思,虽然甄嬛在电视剧和原著中都算是口才便给的女子,但是她可会“轻佻”?
更为重要的是,翻开《康熙字典》来查当时使用“嬛”这个字的时候,最多的还有第二种发音“qióng”。“惸”表示的是没有兄弟的人,发音为“qióng”,也就是现在的“茕”字,然而《集韵》标注的意思是:“嬛,独也。或作惸,通作茕。”其单字的意义为“孤单”。众所周知,在电视剧中,甄嬛确实没有兄弟,按照电视剧的看,这个读音也没错。并且念成叠音“qióng qióng”也能成立。
而“嬛”发成“huán”,也是颇为贴切。“huán”这个读音是设想甄嬛学养才华丰富。因为“嬛”是“天帝藏书的地方”。女主角可以在电视中吟诗作对、文采斐然,这不也正是甄嬛在剧中像我们所展示的形象吗?
三种读音的“嬛”字,多角度的像我们透露了甄嬛的人物形象和她的一生。
前面说发“huán”音是对照了杨玉环,确实如此,甄嬛的命运应照了杨玉环的命运。所以后来她成了“熹贵妃”对应“杨贵妃”,此外,唐玄宗当初千方百计要得到杨玉环,就是因为她神似早死的武惠妃。那么套用到剧中皇上对已故的纯元皇后的“替身”情怀,也就理所当然是个取材于此的桥段了。
“甄”的发音同“针”,甄嬛的封号“莞”诉说她入宫后的一切全系于皇帝之手,本以为自己“织就了美丽”,然而种种付出却成为夫君眼中的草席,在后宫渴望爱情完全是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