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大米的博士后:在央视拿了600万,为啥请100个朋友看电视

电视
宋京会客厅
2017年05月06日 17:05

5月5日,星期五,这个浑身是5的日子里,18点30分,大连高新区创业e港一楼咖啡厅里,挤满了100多人,等待着看3个多小时开始播放的央视二套《创业英雄汇》节目。

这些人全部是受一个创业者邀请的,他们有投资人,有创业者,有媒体,也有一些在校大学生。

这个咖啡厅经常举办创业路演,和一些关于创业思想的分享活动。

咖啡厅的一侧,是20几个小铁锅,在蜡块的作用下,发出阵阵米香。

这些小铁锅的主人,是一个八零后创业者——杨健,博士后,大米科技的创始人。

这个别开生面的PARTY的主人,当然是杨健。

即将于3个小时后开播的央视2套《创业英雄汇》节目中,杨健第一个出场,这是一个录播的节目,他知道自己在现场成为爆款的结果,为了分享这份喜悦的心情,他邀请了100多个人跟他一起看电视。

创业英雄汇,“大米哥”一秒钟就锁定了600万投资

“即将出场的这位创业者是个博士后,大家猜一下,他的创业项目应该是哪方面的?”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在《创业英雄汇》一开场,就制造了一个悬念,观众席中有人说应该是高科技领域,或者成果转化什么的。

接下来,主持人说,他是个卖大米的。然后再问观众,你觉得怎么样?那个观众不好意思地说:“也可以吧。”

大概,此刻的这个观众脑海中跑过了一个北大卖肉的案例。

随后,大米哥杨健出场了。他介绍自己来自辽宁大连,公司名称叫大米科技,注意,不是小米科技哦。雷军如果有脑子,在注册小米科技时,应该把大米科技一起注册了,用来保护一下小米。

杨健光环缠身,博士后,曾是达沃斯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社区执委,团十七大代表,荣获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大学生创业标兵、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优秀服务奖,支过边,当过公务员、国企总经理、大学老师。

他介绍自己的项目,是通过一个智能米桶卖大米,就是说,你只要买了杨健的大米,就送给你家一个米桶,这个米桶不仅能够解决大米不生虫,不霉变等问题,还能精准地知道你家一天吃多少米,什么时候大米会吃完,然后在提前三天给你的手机发一条信息,问你要加米不?如果你确认加,米就会送到家了。

除了这个米桶,还有一个智能的电饭煲,内置米桶,连接在水龙头上,你只要在手机上选择几个人吃饭,什么时候吃,软一点还是硬一点,确认后,自动加米、自动加水、自动做饭,回到家时,就会发现米饭已经做好了。

这样,杨健就掌握了那些买了他的大米的人家的吃饭信息。

他能确定你会买他的大米的自信来自于,他在黑龙江五常市,中国最好的大米产区,有几万亩地,有加工大米的工厂,而且他的米比超市里同类大米便宜30%左右。

他到创业英雄汇,估值1.2亿,要融资600万元。

一个投资人立马抢投了。

抢投,相当于“非诚勿扰”的爆灯,我不管你后来的表现怎样,我投定你了,除非你不选我。

而且,在投资人亮灯环节,前所未有的获得了满堂红,12位投资人,全部亮灯。

在现场,嘉宾提出的问题,杨健每一个回答得都很精彩,最后有一个投资人表示,要投这个人,并说,“我见到他第一秒,就打定主意要投他了,这个人本身,就值一个亿。”

大米哥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健的大米科技是2014年创建的,此前他成功干“黄”了3个公司。

这次卖大米,他学会了自黑,说自己是卖大米的博士后,别人叫他“大米哥”。

杨健很张扬,低调这个词与他是有距离的,他走到哪里,都会把博士后的头衔放得很高。

你会感觉,他带着博士后的帽子,扯着嗓门就进来了。

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是他的资本。

杨健也很轴,你让他糊弄着做点事,好像也不太可能。

他来自山东潍坊的一个小县城。

杨健高考前想去清华,甚至为此放弃了报送复旦的机会。但出来成绩后,他考了全县第九名,他认为,这是考砸了,清华去不了了,怎么办?父亲跟在大连工作的叔叔商量。叔叔说,去大连海事大学吧,辽宁省状元都去了海事大学的海商法专业,不比清华差。

好吧,报考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专业。

大连海大的这个专业经常能捡到清华北大漏下来的学霸。

后来发榜时,杨健发现自己的分数超过了北大录取分数线了。后悔吗?他说,不后悔。高考成绩就是一个敲门砖,门都进去了,要砖干啥。

到了大连海大才发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同学们琴棋书画,啥啥都会,简直开了眼界了,他除了分数,啥都没有。他在小地方,没有眼界,上高中时,连电脑都不会用。

那是2000年,杨健装了一台兼容机电脑,但不几天就被他删了系统文件,启动不了了,需要重装系统,那时候装电脑系统很复杂,需要先在BIOS里设置软驱启动,然后用软盘进入Dos系统,一行行命令行敲出来,引导光盘,安装Windows,再装各种驱动。黑石礁有一家考试书店,他花一块钱坐公交车去找书解决问题,找到一本全彩页的电脑装机的书,可是翻看一下价签,180元,不舍得买。

那就背下来,装进脑子里。

他看了半天书,以为背了下来,就花一块钱,坐车回去了。

回到寝室,发现忘了好多,没把系统装好,这两块钱白花了。

就又花了两块钱,再坐车去看。这次,全记下来了。

从此,杨健成为法学院同学里,电脑最好的学生,谁有事都找他,他像是学计算机专业的。

大三时参加校学生会主席竞选,海商法专业的学生人数少,全校投票不占优势。他还帮助航海学院的候选人制作电脑材料,航海学院选票多,更有机会当选大连海事大学学生会主席。没想到那个人上去演说时,只说了一句话:我退出竞选,建议想给我投票的人投给杨健吧。

就这样,杨健说他“捡”了个学生会主席。

从此,这小子的“仕途”就一路扶摇直上,受到过温家宝总理和李克强总理两任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过早地成为了人生赢家,杨健并没有走寻常路。

他在经历了一系列国有企业、公务员、大学老师等体制内的工作经历后,还是决定自己创业。

大米科技是他创业的第四个公司。

看博士后怎么卖大米?(敲黑板,干货来了)

杨健卖大米,不是蓄谋已久的,而是一种偶然。

他在做博士后(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联合培养,研究大数据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时候,一次给创业路演项目做评委,碰到一个卖大米的创业者,他对一个创业者说,你这么卖大米不行,你得用物联网加大数据卖,如此这般的,他讲了一个叫“降维打击”的理论。他说,这个理论是他首先应用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而他的理论是从刘慈欣的小说《三体》中获得的灵感,在此基础上他出版了一本书,就叫《降维打击》。

一会儿再介绍“降维打击”的理论。

那个创业者说,杨博士后说的那个模式,他做不了。

就这样,几次三番,杨健准备自己亲自实践一下这个理论。他去了这个卖大米的创业者的基地,也是家乡,五常市看了看,这个创业者全家族都是卖大米的,杨健问他,你们家

一年卖多少大米?

3个亿!利润多少?不到300万!

这个数字让杨健吓了一跳,他开始研究大米市场,研究电饭煲市场,研究大米的流通市场。

他说,这个市场,包括大佬级的企业中粮在内,全部是大米的搬运工,毫无创新可言。他要降维打击。

这是吸引杨健进入大米行业的初衷。

他的降维打击理论是这样的:消灭你,与你无关。比如在二维空间里,路过十字路口时,必须有一条路上的车要停下来,让另一条路的车通行,否则会撞上,但是,如果用三维的视角,修个立交桥,就解决了,互相没有竞争通行权。

现在,这条路上的车都习惯了立交桥,这时来了一个新的对手,他不走这个维度,把立交桥拆了,怎么办?

他举了个例子,苹果手机就是将功能机的“按键”维度“降”掉了,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触摸屏维度。苹果手机的诞生,消灭了诺基亚,可是,苹果跟诺基亚竞争过吗?没有。

杨健“口出狂言”:在大米科技诞生之前,世界上是没有智能米桶这个东西的,也没有智能电饭煲这个东西的。用他的智能米桶,建立起一个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大米的流通新渠道,传统的大米流通渠道就被降维打击掉了。

这个理论是成立的,还是没说到杨健怎么卖大米。

传统的卖大米的方式是,把大米铺货到超市,米店,然后打广告,告诉大家我的米好,快来买吧,或者上网店下单。

杨健卖大米,是体验,让你来吃,吃好了吗?给你送回家,还送给你一个米桶,里面有湿度、温度、红外、重量、网络等各种传感器。

怎么体验?

建体验店?杨健试过,虽然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因为成本太高,他在寻找一种更划算的方式进行升级。

他把米送进饭店里,让饭店体验。

米饭是饭店的鸡肋,有的饭店是免费送的,根本不挣钱。他怎么让饭店愿意为他的米做体验,他送给饭店一个锅,叫五行米釜,样子像出土文物。反复试验后,这个锅做出来的饭有小时候吃饭的味道,确实好吃。

这个出土文物在客人点餐时作为一种仪式出现,一锅米饭28元,赋予它文化含义,客人边吃饭边等着锅慢慢燃烧,加热,闻着扑鼻的米香。并把点火的权利交给主桌人。

吃完了,这个好啊,就等着客人说,这米怎么买?这锅怎么买?然后智能米桶就登场了。

当然,不仅有五行米釜,还有米浆机现磨的“养胃米稀”,也能够打入饭店这个体验场景。

杨健说,这叫消费场景。为什么要在饭店里,而且在高端饭店里体验推广?高端饭店里的客人才会对卖9.6元一斤的真五常大米感兴趣。

他算了一笔账,一个城市营销10家高端饭店,每个饭店平均一天点出40份米饭和米稀,转化一个智能米桶用户,一年一个经销商就可以赚到300万元。

有理论,有实践,有消费场景,杨健的大米科技的盈利模式,看起来不亚于如火如荼的摩拜单车。

投资人对他的评价说,他卖的不是米,也不是米桶,更不是电饭煲,而是平台。以后,五常大米、盘锦大米、中粮、家乐福、沃尔玛可能都会找他卖大米,他知道用户的大米吃完了没有啊。

这个模式更牛的是,她符合未来物联网的发展方向,它让家里的所有物件都有了智能的特征。

掌握了用户,就掌握了渠道,就掌握了商业的未来。

因此,现场的12位投资人全部亮灯表达了投资意向,并且超过70%最终出价竞购大米科技股权。

但是,在我看来,杨健这个模式还有硬伤。他拼命地宣传五常大米,会将品牌的调性引导到五常大米身上,如果再卖其他的米,会影响客户对品牌的认知;另外,怎么让大家都知道你杨健的大米科技,也就是怎么做品牌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是需要另一种商业智慧的。

我们经常听到,最早做智能手机的不是苹果,而苹果却成功了;最早做网约车的不是滴滴,却没有人超过了滴滴。

尽管杨健的手里拿着100多项专利,他想把这个行业的专利垄断,不让别的竞争者进入,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挡别的竞争者。

商业竞争,到最后,拼的并不是创新、技术,而是资本。最终拼的是品牌。拼品牌的过程,往往就是烧钱的过程,不知道这件事,杨健是否有所考虑?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资本的力量推动下,这个卖大米的博士后创造的全新的模式有可能会颠覆亿万人家的厨房,他会让张瑞敏思路大开,并让中粮害怕。(宋京)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电视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