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尽同》

电视
艺术评鉴
2017年12月25日 08:42

刘亮亮

摘要:当代生活中,人们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自己的新手机、新衣服,看到的新剧,网络流行的新词语和各种新鲜事物时,往往没有发觉,自己和他人接受的、讨论的都是同一类的内容,彼此所认同和接受的都是类似的感觉。映射到审美和艺术,都有着这样的同质化现象,在同一时期被人们认可的、作为潮流追捧的,也都是有着相似模样的现象和面貌。是什么造成了人们的盲从和独自思考能力的缺失?这样的现象有哪些危害?如何解决这种生产出来的意识现象?通过学习美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创作历程,笔者也在寻找自己的答案。

关键词:审美 同质化 趋同性 艺术 身份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187-02

一、同质——当代社会的“填鸭式”审美现象

在当前的艺术语境中,有这样一种倾向,大量作品体现的都是一种普遍性的、平均化的审美需求,是一种基于社会科技发展和商业化环境所造成的“速食性”审美的事实,是潜移默化并强加于受众的一种“审美”。受众在这期间是不自知的,是随着对广告、信息的阅读、接收不知不觉的被灌输的一种意识,是被商业化和技术化的潮流与推广俘获和强制赋予的一种“填鸭式”的审美。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有关于apple公司的系列工业设计。每一次新的apple设备发布发售后,都引起其他公司的追捧和纷纷效仿,于是同一时期出现大量类似的工业设计。而对于这种日常生活用品来说,大众的使用基数是巨大的,受到影响的群体必然也是庞大的。人们即使并未了解这些设计的美在哪里、艺术性在哪里,也会跟随潮流认同这种审美,觉得只有这样的设计、这样类型的形式才是美的,并且变得渐渐麻木,只知道默默的接受这种潮流和意识。

这是当代艺术与新媒体和商业接轨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一种。“标准的工业化生产和商业运作,使得本来各不相同的审美观,趋于一致了。”诚然,媒体的更新推送、商业化的推广,受众可接触到艺术、设计的机会更多,甚至不用刻意去追求,也会在生活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审美”。由于是批量生产的,局限于成本的控制和推广的时效性,必然是大量复制的、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人们在接受和使用的同时,必然也被灌输着相同的信息。正如阿瑟·丹托所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民在审美判断上的共性,表现全世界人民在关于美的图像的判断上,都受到了无孔不入的挂历商人的影响。”

造成这种现象的,还有人类的趋同性和渴求认可的心理。你周围的人群都在谈论昨晚的电视剧、今天要上映的新片的时候,你却无话可说,这样的场景非常尴尬。为了避免这类情形的发生,人们往往选择跟随潮流,跟随大众,使用所谓“流行”的产品,甚至于“流行语”。《国语·周语下》中说到:“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为了不被时代环境所抛弃,人们在不停的追求被认同的安全感,于是跟随着潮流和麻木自己,成为了人们最便宜的选择。

二、批判、质疑与反思

就在人们沉迷在这种同化严重的自娱自乐、自我玩味的审美中时,很多美学家、哲学家、社会学者却意识到这种意识的危险性和这种现象对于社会和人类发展进步的危害性。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指出的,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以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而苏珊·桑塔格则在《论摄影》中,通过探讨有关摄影的广泛的问题,同时又关注了这种社会现象:既这种现象涉及美学,又涉及道德。苏珊·桑塔格指出:对照片的解读和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一件私事,创作也是一样。自私的满足自己的概念和欲望,强化对现实的认识,在这个读图时代、影像社会中,個体的审美和艺术标准被社会的审美和艺术标准所吞噬、融解、重构。这就导致了照片成为一种被曲解,被贴上社会标签的异化和符号化的作品,但是此时人们已经被社会的审美和艺术所同化,对这样的照片往往却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会接受并产生同感,从中取得快乐。

而人们的这种满足,恰恰是对自我的削弱,对他人和社会的妥协,以获得自己的被认同。这种现象,使人们获得信息、解读作品的能力被削弱,并且进一步的被社会的审美和艺术所绑架,并变得乐于接受这样的设定和结果。在这个依赖于摄影——图片、图像的读图时代,人们对图像信息的极大依赖,导致人们对这种现状无能为力,逐渐沉沦下去,无法自拔。

同样有这种反思的还有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他说:“那些想当上帝的人,把自己塑造成观众期待的形象。”

媒体偏好一些特殊的内容,从而控制文化。影像媒介剥夺了人们对文字化媒介的兴趣,从而剥夺了人们抽象性思考的权利。媒体运用图像和影像,阻止思想接入到文化中去。

即使是互联网络发展至此的今天,科技如此发达,网络互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必需品,人们依然无法摆脱信息的强制性灌溉。相反的是,越来越发达的科技手段,使人们对于接受信息的反馈更进一步的可控和可知可测。对人类的行为的研究进行得越透彻,人类生理和心理的缺点就暴露得越多,这些孱弱的基因并没有被发达的科技加以保护和修正,反而被更加明目张胆的利用。

尼尔·波兹曼没有经历到互联网大潮,当代互联网媒介几乎扼杀掉了了电视媒介,更极端化了媒体的传达方式。有了更先进更快捷的传播手段,信息和媒介同流合污,由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的取悦受众,变成了赤裸裸的直接的灌输和欺骗。人们以为自己获得的信息是自己所需为己所用,然而实际上人们得到的只是媒体针对他们所想得到的、更深层次的欺骗,带来的问题和能解决的问题一样多。

科技的发达,使人们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便捷,然而越这样越使人们失去对时间的敬畏。信息摆在那里,可以为已所用,但是越过了时间的积淀,人们放弃了思考与参与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感受的环节,这样所获取的知识,并不属于人自己,过后即会被忘却。因为“感同身受”是人们了解彼此,碰撞出多样性的火花,促进个人发展和提升的手段,这样就导致了人们内心的空虚,越是空虚则越是饥渴,越是饥渴,就越更加变本加厉的、仿佛吸食毒品一般的去快速的获取仿佛是精神鸦片的大量信息,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厉的不加筛选,只为填补自己的空虚。于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装满一定的容量,满足了人们一段时间的需求后,人便会以为自己是神,掌控了芸芸众生的一切,就这样百无聊赖着,等着心中的暗潮再次升起,将自己吞噬的那一瞬间的来临。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三、“争”与“猎”——解决之道

在经过批判、质疑与反思后,人们清楚了同质化审美现象的危害性,同时也在认真寻求着解决的方法。

对于整个的社会环境和艺术语境来说,我国已故的领导人毛泽东先生提出的理论,正是解决社会同质化审美现象的好方法。他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个“争”,很好地诠释了应该如何进行艺术活动时避免同质化的重点。“争”则意味着不同,内容不同,质量不同,产生的作品和社会影响力则不同,也就避免了一家独大,不容其他的恶果。同时也会使人们发觉,可选的内容增多,分化意识,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对于艺术家的个人发展方面、寻求艺术创作的灵感、追求新的审美理论和意识方面,则应该想到一个词语——“seek novelty”——猎奇。这里要推崇的“猎奇”,并不是指如字面上所说急切地或贪得无厌地搜求新奇和异样的东西,寻找、探索新奇事物来满足人们好奇心理,而是说要在日常生活中,經过审视和总结后,发现能够刺激艺术灵感、挖掘审美意识的“点”。

罗兰·巴特在《明室》中,提到了“刺点”这个词。所谓刺点,就是作品中刺激和使人感动的局部和细节,令人着迷和疯狂的地方,而这种冲动和热情,正是创作需要的情感。猎取不同对象的刺点,将其转化为个人创作中的要素,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产生个性化的美的表述和意识,在传达给受众。受众经过众多不同的“刺点”的刺激,回应给创作者的情愫和感动,同样也可以成为创作者的新的“刺点”,以此产生良性的循环。

比如摄影,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建筑的局部、光影,无意间造成的或发现的随机景观,这些很平常的事物和现象,经过相机镜头的拍摄,投射到底片上,所产生的影像,对于摄影者和观者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正如彭峰先生所说:“在今天这个科学强势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艺术,需要艺术来维持人用感觉、用身体同世界打交道的能力,需要艺术来维持人之为人的身份!”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桑塔格.论摄影[M].黄灿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法]罗兰·巴特.明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译者信息不详.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张妤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美]阿瑟·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刘悦笛.艺术终结之后[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运动 服装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