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潍坊文展会2018——“为宅雕塑”之“吾有调”

电视
潍坊传媒网
2018年04月16日 04:12

2018年第十一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潍坊广播影视集团将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在鲁台会展中心台湾馆共同推出“为宅雕塑·2018中国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为宅雕塑”乃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品牌,主张秉承“为人民服务”宗旨,推动“艺术进入生活,雕塑进入家庭”,旨在文化与生活、艺术与家居之间搭建沟通桥梁,让艺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首届“为宅雕塑”展览于2015年6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和中国职业艺术教育学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重点报道。今年,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首次将“为宅雕塑”品牌放在地级市举办。

本届“为宅雕塑”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孙伟担任策展人,来自国内50余位雕塑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参展。

第二部分:吾有调--展示符合现代时尚生活方式的艺术作品,体现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和个性追求。

《大地》 150*750*15 纤维 柴鑫萌

作品象征性地表现耕耘前后的大地,编织耕耘美好想象与未来的愿景,用一种温暖,柔和的方式表达人类文明的演进。

《生肖之兔》 23*11*41 铜烤漆 邹亮

“让艺术走进生活”。即便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经过艺术手法的处理,倾注艺术家的“想法”后,都将成为不一样的、富有价值的艺术品。

《气▪象》 紫砂+铜丝 程曦

气象者,生生不息也。孟子曰:“气者,体之充也",意味着一种精神状态,而象,表达了一种意境和韵味。作品以紫砂和铜丝把气与象这种本无形状,自由散布的状态,聚合成我所理解的外化形态,体现出某种精神趋向。

《向天歌》172*28*74* 玻璃钢彩绘 方旭

用直线和曲线或者曲线和曲线来概括整个大形体,使作品中的动物造型与自然界中的动物不尽相同,为雕塑带来极强的张力和感染力。简单明确的线条能表现最丰富的美感,在作品周围形成强大的气场,也不失动物神韵,使观众似曾相识又前所未见!

《你的样子》 140*64*84* 香樟木 高冲冲*

人和自然相辅相成,相随相伴,是一个共生体相互依存,而不是杀戮和残害。我用一种幽默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周围的芸芸众生,以柔软温和的心灵触觉来感受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其中微妙的感动瞬间,用一种同情的态度加以刻画,展现平凡世界一个个诙谐的场面,让一种视觉的审美延伸至心灵的触摸。

《sweet》 35 *35 *45 青铜 侯雯

迷你公主,坐在她的甜蜜王国上。

她问:樱桃,樱桃,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甜美的女孩?

樱桃说:公主,您是世界上最甜美的女孩。

可是您空洞的眼神,像死亡一样寂寞。

《普渡》 55*15*18 不锈钢 黄齐成

作品灵感源于传统的如意云图案,作品将山、水、云融为一体,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意象。

《大迁徙》 360*65*118* 树脂 贾涛

作品以行进的驮驴为媒介,赋予被奴役对象高超的平衡技能,将迁徙这一社会存在的复杂问题,以艺术的幽默与讽刺方式给予呈现。

《玩具》 520*80*80* 综合材料 刘嘉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玩具,这个玩具也许是个单纯意义上的玩意儿,也许是个习惯于去把玩的物件,又或许是一个萌宠甚至是一个被物化的人。我们与这个玩具的关系微妙,有趣,奇异。我们可以完全拥有它,不停的探索它,玩弄它,随意丢弃它,或与它建立长久的关系。

《亟待商榷的命名--荷包蛋01》 60*60*13 综合材料 马天羽

荷包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收悉的食品,作品以惯用的方式把蛋黄转换了形状,并用诙谐和幽默的语言使其具有了特殊的陌生感。这是一种矛盾,一种质疑,一种审美的惶惑或颤栗。你不禁要问:它是荷包蛋吗?若不是,那又是什么呢?它亟待命名。

《无题》局部 36*33*60 牛皮综合材料 王立伟

我试图把生命的结束和起源这两种过程集合在作品中,当虔诚的祈祷过后,我们内心总会有些许或片刻的宁静。

《马戏》 83*53*27 树脂 王瑞林

作品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与见闻为创作依据,借用马的形象描述人与社会的关系

《跳房子》 320*120 地胶 张晟瑜

作品选择以人们所熟知的游戏方式、有共同经验的符号与图示,以重构的方式为空间创作了一系列的标识系统,将平面图示与人的互动转换为雕塑的“体积”与"空间",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场域与人的互动。希望通过新的视觉形态在现场营造的那些观众→(被观看的)对象→场景实时的角色转换,希望可以引发观众在现场“解码”、“编码”的强烈介入感,因这种互动而共生景观空间的新情景而流连忘返。

《一个人的森林——树居者》 50*50*200 不锈钢+木 赵展

作品借用“树”的形式,如哥特建筑似的形式向着无限的空间做无尽的延伸。这里的不完美感、不饱满感以及淡淡的孤寂感正是当下人与社会的微妙关系,是社会转型下的无助与惆怅。是观望、是批判,是在无垠的森林中寻找自我的方位与路径,寻找心灵的记忆与梦想,是精神的自我救赎。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女孩 雕塑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