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阿卉
时隔八年,《忠犬八公》的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再次操刀“人狗情”,这部豆瓣9.2分的电影当初赚走无数人眼泪,如今也来向你们讨还电影票了。从现场观影的实录来看,这回就是大家一起在电影院里掉眼泪了。
一直有个疑问,《忠犬八公》的imdb评分是8.1分,而烂番茄新鲜度也就62%,豆瓣评分竟和《教父》、《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持平。事实证明,有些电影就是用来激情打分的。
激情打分并不是贬义,这应该是看完一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而如果有部电影能够让很多人看完后完全被感性支配,这也是非常需要对人类情感的捕捉敏锐度了。
然而为何又是宠物能如此打动人呢?再详细点的话,为什么是狗?而不是猫或其他动物?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就解释了这个疑问。
狗和其他宠物的区别在于,他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更强,这也是为什么电影中的小男孩在说服不同意养狗的父亲时,脱口而出就是“它可以给你递拖鞋”。但最重要的不在于此,而是狗对人的依赖,所建立的情感会更加深厚。猫可以不需要你,但狗不行。
《一条狗的使命》以狗的视角来讲故事,不同于其他动画片里构建的动物为主角的世界,在这部电影中,狗和人的视角是相互交叉的。
当小男孩决定要养这只狗时,狗也同时决定自己要养这个小男孩,可见不同视角的主次关系也会完全不同,这里也立刻启发观者——说不定你的宠物也觉得自己在养你。在讲述狗和人的故事的同时,也让人走进狗的思想和世界。
从《狗脸的岁月》、《忠犬八公的故事》再到这次的《一条狗的使命》,导演拉斯·霍尔斯道姆可能是美国最爱狗的导演了。和日本同类题材的电影如《导盲犬小Q》或是原版的《忠犬八公物语》相比,拉斯在讲述狗的故事偏向将狗人格化;日版趋于平淡内敛,而莱塞则擅长将狗的情感外化,这样的处理在煽情上也就更加容易了。
《导盲犬小Q》
电影从一开始视角的设定,就预示了这是一部让人类去了解狗的电影,也试着以建立起狗的思想来和人类交流。
影片以狗的转世讲述了狗与人类的几段故事。金毛狗狗贝利在第一世中和男主伊森建立了深厚友谊,在经历过几次转世中,他遇见了不同的主人也经历了几段不一样的狗生,最后又回到了老伊森身边。而这个时候的贝利再次把曾经的女友带到伊森身边,同时贝利也努力让伊森认出自己就是曾经的那个金毛贝利。
再次讲述狗和人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没有只聚焦一段情感,而是用几段故事体现人和宠物狗的多样关系。并且用轮回的故事设计避免了情感铺陈的短促,反而能够在几只狗的身上都延续第一个故事的细节和感动,所以到最后贝利和伊森相认时,狗帮主人追女友的这个桥段,以及丢球动作的再次出现,将之前的经历和回忆也一同勾起。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大多数的中产家庭里。伊森的父亲从职场失意到酗酒离家,小狗贝利成了伊森的陪伴和治愈,也和伊森共同经历了一段甜蜜的欢乐时光,同时也从狗的视角认识一个少年和一个家庭的变化。
在这一世中,贝利思考自己作为一条狗活着的意义和使命就是过得开心,以及帮助主人。
第二个故事中贝利作为一只德牧警犬,他的职责和使命是协助破案,除此之外也会为主人疗愈。最后在于歹徒搏斗时,为救主人献出生命。这可能是影片的一个大哭点,和导盲犬一样,警犬从出生就带着为人类服务的使命,而当生命终结于使命时,英雄的人格化色彩就出来了。
第三个故事贝利成了一只短腿柯基,陪伴孤独的宅女主人。这个故事完全是为都市单身单女准备的哇!试问现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铲屎官死宅?现实中交际障碍,几乎以为自己要和宠物孤独终老!而电影中多次出现狗狗给主人“拉红线”的行为,养过狗的旁友,你们来说说这算不算犯规?
到了第四个故事时,狗的境遇终于展现出来。这部电影到这里之前,一直都是非常中产阶层的相安甚好,但事实上这个世界还存在对宠物不负责任的现象。这里第四只狗,他被主人带回家后却一直不允许进屋,风吹雨淋拴在大树下,谁见谁心疼!
但电影在这一段里非常节省布料,如同在第三个故事中肥宅女对柯基的过度投食,都是属于对宠物不负责的行为,但电影把这些本可以批判的地方都淡化处理了,或者说以圆滑(狗狗的自嘲)或保持距离(长镜头远景展现狗狗风吹雨打)的方式呈现出来。
尽管煽情,但从狗的视角和语气中并没有加重本身的悲剧色彩,似乎每一世的投胎转世狗狗都乐观对待,光这点就够人类学一辈子了。
正当这只小可怜被主人彻底遗弃后,他也不打算往回走了,于是开始流浪。看到这里不禁脊背一凉,电影结尾是温馨光明的,贝利找到了他前世的主人。然而大部分被遗弃的宠物狗,进行到这里的时候,就真的前路未卜只剩流浪了。
这让我想起朋友的狗,只要家里来了陌生人,谁喜欢狗谁不喜欢狗,狗都能闻得出,并且他也会对不喜欢他的人叫。狗的确是很有灵性的动物,他和人的感情也是相互交换的。所以说主人如果不喜欢自己的宠物,那宠物的世界也将漆黑一片。
总的说来,《一条狗的使命》是一部泪中带笑的电影,你知道这样的故事一定能打动你,但是狗的视角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欢乐。
这部电影不像《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样可以把多年守候的故事拉很长,但是它能够在短篇幅中立刻抓住泪点,这大概就是导演的功力所在了。
拉斯·霍尔斯道姆早期的《狗脸的岁月》就非常温吞又童真地讲述了一个成长的悲喜剧。导演对情感和细节的捕捉是极其细腻的,并且能够将童年的痛楚、疑惑、孤独都收进眼底。到了后来在好莱坞拍摄的《不一样的天空》和《浓情巧克力》,亦成为强尼·戴普和导演自己的代表作,其中《不一样的天空》也是小李和德普最美的少年时光了。
这位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导演,对青少年成长世界的情感和矛盾极其敏感,不禁联想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个名称真不是白来的。对情感的敏锐有时候对个人生活并不算是一件好事,但在艺术创作上,它无疑是一笔珍宝。
拉斯·霍尔斯道姆的电影中,人性的美、善良、童真是一直被歌颂的,在《一条狗的使命》中也延续了他的这一母题;并且他也再次证明了,这些始终是能够打动人的力量所在。
视频推荐 |《奇爱博士讲电影》最新更新了。超级英雄一定是不死之身吗?本期节目,带你从刚谢幕的休叔版金刚狼,探讨超能力所掩盖的性别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