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阶段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点研究

音乐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2月07日 12:19

...生命周期 各个阶段具体工作实施的-全球最大软件生命周期质量保证...

曹欣欣

摘 要:小提琴在十七世纪的西方音乐中就已经为人所熟知,并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距今小提琴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因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文化差异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小提琴的演奏风格和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小提琴家柯莱里,依次到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时期等多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将从不同阶段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点出发,进行深入研究,正确理解小提琴作品的演奏艺术,了解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特点;不同阶段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99-01

一、引言

小提琴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小提琴主要的特点在于其辉煌的声音、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广泛的表现力。又被称作为乐器中的女王。要想真的了解小提琴作曲家的作品,就要了解各个时代的作曲家的小提琴作品,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和收获小提琴的相关知识,而且可以让我们知道不同阶段小提琴的演奏所产生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对这些不同风格特点的作品进行分析,可以为我们的演奏提供参考,也可以为小提琴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二、巴洛克阶段

在巴洛克盛期1680年左右,随着音乐自然发展,奏鸣曲从单乐章发展到包含慢快多个乐章的曲式,并最终确立下来,每个乐章都表达了不同的人类情感,不同的乐章可以在同一主调或附属调上。从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柯雷利开始,奏鸣曲也有分为“教堂奏鸣曲”或者“室内奏鸣曲”。如名字一样,教堂奏鸣曲用于教堂演奏,室内奏鸣曲用于皇室和贵族沙龙室内演奏①。

协奏曲是小提琴作品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柯雷利也被称为“大协奏曲之父”,他的作品6号就是著名的为两把小提琴和乐队所作的大协奏曲。还有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最出名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都是大协奏曲里的经典之作。

三、古典主义阶段

1750—1820年小提琴音乐经历了古典主义阶段。古典主义阶段的小提琴作品为了更加符合人们社会生活的需求,其创作特点在于更加关注情感和情绪在音乐中的表达,使其更多样化,在音乐欣赏时会发现乐章与乐章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这样的创作风格是与巴洛克阶段的不同之处。此时的代表人物为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许多音乐家在创作时有意的将力度加大,采取极端的演奏手段,呈现出极强和极弱的视听效果。此时小提琴演奏最大的成果是弦乐四重奏与交响乐,给人带来的美感是一种内在的冲击,坚固的音乐结构,协调的布局安排,像一幅美丽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相信我们对莫扎特并不陌生,他的一生之旅并不长,但把自己短暂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音乐②。

四、浪漫主义阶段

1820—1900年是小提琴音乐的浪漫主义阶段。这个阶段的小提琴演奏特点与其他时期有着较大的不同,相较之前曲目的精美程度和新颖程度都要高出很多,并且这个阶段小提琴音乐已经走入普通人民生活中,不再只局限于宫廷。浪漫主义阶段小提琴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浪漫主义早期——浪漫主义中期——浪漫主义后期。

在古典派作曲家贝多芬、罗西尼和韦伯等人后期的小提琴作品中,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浪漫主义特色,他们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在这些作曲家中,比较有名的是贝多芬。他本人既是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又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是第一位把音乐艺术和个人命运结合在一起的音乐家。虽然身体残疾,但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并将感受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因此他的作品常常具有亲切、质朴、热烈的情感。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中期比较重要的小提琴作曲家,他是严格按古典音乐的形式写作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风格受到巴赫和贝多芬的影响,在乐曲的形式上保持传统的结构,显得庄重含蓄,但又具备浪漫主义诗情与幻想的特点;在思想上多是从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出发,尽力表现时代风貌和斗争生活,使他的作品成为继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他的音乐旋律气息宽广,节奏很有张力,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柏辽兹那样激情澎湃,而是像海底埋藏的煤炭那样静静地燃烧,显得深沉而隽永。

五、近现代阶段

近现代阶段小提琴音樂的风格特点更加新奇,涉及内容也更加广泛,人们的思维也更加开阔,创作形式变得更多样化。随着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文化之间出现了更多的交融,小提琴的音乐创作元素也变得更多元化,创新性更强,不在局限于过去的条条框框,冲破禁锢不断尝试,更进一步挖掘小提琴音乐的美。近现代阶段的小提琴音乐融入了更多的民族元素,使音乐中呈现特有的民族文化特征。

如今热爱小提琴的人越来越多,小提琴的音乐作品也越来越丰富,其每一阶段所呈现的特点也是大不相同,受之社会阶段、文化背景、教育差异的影响。但随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音乐的水准也在随之提升,小提琴的教育机构也会更加完备,相信小提琴音乐也将会取得更高的成就。

注释:

①黄莹.不同历史时期小提琴作品演奏特征的变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224-226.

②乐维唐.试论不同历史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征[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03):169-172.

中国娱乐在线©部分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生活 小提琴 文章
你该读读这些:一周精选导览
更多内容...

TOP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