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奕奕聊综艺”——我爱电影和综艺。电影的历史文化,以及今天的综艺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
自1920年至1921年间,在上海开始了第一批中国长故事片的摄制,这就是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阎瑞生》,上海影戏公司的《海誓》和新亚影片公司的《红粉骷髅》。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是由洋行买办陈寿芝、施彬元、邵鹏等人组织的中国影戏研究社制成的。1920年,上海发生了洋行买办阎瑞生图财害命勒毙妓女王莲英的谋杀案件,一时成为轰动上海的社会新闻。上海新舞台把它改编成文明新戏,演出半年之久,卖座始终不衰。
这出戏的轰动和赚钱,引起了这几个洋行买办想把它编成电影的念头。于是他们就又拉拢了一些人,在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口的一条弄堂里,挂起了中国影戏研究社的招牌。他们请当时任职于商务印书馆机要科的杨小仲来改编剧本,请商务印书馆影片部的任彭年来担任导演,演员则由中国影戏研究社的那几个洋行买办自己分别担任。
主角阎瑞生由陈寿芝扮演,阎原来也是二个洋行买办,和陈是至友,据说面貌也非常相象。陈的一些动作,也很能摹拟阎的神情;王莲英也是由一个妓女出身但已经从良的小姊妹所扮演,她的丈夫朱某亦在戏里扮演了阎的朋友、朱葆三的儿子朱老五;邵鹏是当时的足球名将,也在洋行供职,他扮演了帮凶吴春芳。”《阎瑞生》共长十本。故事如下:阎瑞生因为把借来的钻戒质钱购跑马票未中,懊丧异常。当他在好友朱老五处看见妓女王莲英身佩贵重饰物后,遂起谋害之意。他购买了麻醉药水和绳索,又向朱老五借得汽车,找了朋友吴春芳协助,把王莲英骗来,假称驾车出外兜风,半夜在郊外用药水棉花闷倒王莲英,以绳索勒毙,抢去饰物,把尸体移在麦田内。
事后,阎瑞生逃到青浦其岳父家躲风,在包探追捕下,又先后遁迹于松江、上海、青岛和海州,后在徐州车站被侦探拿获,押到上海租界总巡捕房审讯,最后与吴春芳一起被判死刑。影片《阎瑞生》的全部制作工作,是以交纳租金的方式,利用商务印书馆影片部的技术设备,请其代摄、代洗、代印的。摄制完成后,由中国影戏研究社租赁西班牙商人雷玛斯所辖的夏令配克影戏园,于1921年7月1日作首次公映。
《阎瑞生》是一部极端恶劣的影片。首先,从它的取材上,就可以看出这帮洋行买办的兴趣所在和他们的“生意眼”。他们把阎瑞生谋杀妓女这样一个无聊的社会丑闻,大肆渲染;甚至演员也找什么面貌“非常相似’,和“从良的小姊妹”之类。影片绘声绘色地描写了阎瑞生的犯罪行为,宣传帝国主义在半殖民地中国所豢养的买办,如何承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极端腐朽堕落的品质,渗透了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意识。影片的艺术质量也非常低下,演员表演尤为恶劣。
《阎瑞生》受到了当时正直舆论的反对,甚至引起了部分有产阶级的不安。当时的上海总商会就曾要求取缔这部影片:“……商界子弟,血气未定,鉴别力本极薄弱,若再以此等影片日渐灌输,恐数年间所受义务教育之功用,尽为其摧毁于无形。”江苏省的教育会也提出了“取缔有碍风化影片之呈请"。但是由于它投合了一部分落后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因而也骗得了不少的观众。在它租借雷玛斯的夏令配克影戏园上映时,“一日所售,竞达一千三百余元",“连映一星期,共赢洋四千余元”。旨在投机赚钱的这帮洋场恶少在捞了这笔钱,满足了欲望之后,就又干他们买办的老本行去了。
《阎瑞生》的拍摄,是中国的买办、流氓、商人利用电影进行投机买卖的典型,开了中国电影界投机的恶劣风气的先河。
在中国影戏研究社筹备拍摄影片《阎瑞生》的同时,1920年秋季,以绘月份牌美女为生的但杜宇,与朱瘦菊、周国骥等人,集资一千元,购爱脑门牌摄影机一架,创办了上海影戏公司,开始拍摄影片《海誓》。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之一。影片的编剧、导演、摄影、洗印都由但杜字一个人担任。
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