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大陆抗日神剧一次次的刷新观众的三观:忽而裤裆雷,忽而包子雷,忽而上手撕鬼子的大菜。。。。。。自欺欺人的YY,轻松无比的抗敌,观众看后不但没有产生民族耻辱感和爱国之情,反而边看边吐槽,成了消遣搞笑的代名词。然而,同样是抗日剧,人家香港拍的就让人徒增同仇敌忾的民族爱国情结。果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就拿TVB于2011年出品的《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来说,就不知把那些大陆抗日神剧甩几百条街。剧中并没有神剧中的那些血腥暴力等“少儿不宜”的场面镜头,但是看完你就是心潮澎湃、义愤难平。这叫什么?这就叫艺术啊。艺术如果产生不了打动人心、激起共鸣的作用效果,那还叫艺术吗?
邓萃雯饰演的九姑娘,一个做鸦片生意家族的继承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义面前,毅然选择了不做亡国奴、为民族而战,与正义的警察刘醒等人站在一个战壕里对付日本人。这部剧当然也有很多理想爱情、和日军智斗胜利的桥段,然而人家演的就是让你觉得真实可信,没有荒谬之感。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发现TVB抗日剧有着以下几大优点:一、简单生活细节,让观众有代入感。《义海豪情》很少有大面积的血腥暴力场面,往往用简单的情节就深深撼动观众的心。比如,广州沦陷区的敌军天天到平民家中逼着百姓鞠躬用日语说:“长官辛苦了。”所有无辜的平民那种胆战心惊、无比的屈辱、压抑的仇恨仅仅用一个细节就体现出来,成功地感染了观众。比神剧中敌人用一排机枪突突倒一片平民而激起的观众义愤不知大多少倍。
二、内容更贴近历史真实,没有自欺欺人的成分。看过《义海豪情》的人一定记得剧中敌军轰炸城市,大家都往防空洞里跑的剧情。所有男女老少,惊慌失措、哭天喊地、争先恐后地挤入防空洞,不知谁被踩在脚下,又不知谁找不到了孩子,还有那些平时有身份的人此时也全无形象和斯文地抱头鼠窜。
看过经历了三十年代的那些老人出版的书籍,你会发现这些情景的设计非常贴近历史。那时城市在沦陷前没有一个不是被敌人“疲劳轰炸”过的。所有人命悬一念间,本来蔚蓝晴朗的天空因为轰炸而变成了噩梦的开始。敌人穷凶极恶,甚至把平民藏身的隧道口炸毁,让无数人在里面窒息而死。哪有那么弱智好对付?
三、感情真实,无夸张不合逻辑之处。《义海豪情》中表现所有人的感情时,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经过生死患难的九姑娘和刘醒,两颗心渐渐靠拢到一起。私心很重的渣男梁非凡,老婆被敌军炸死,让他脱胎换骨。所有的街坊邻居都因为共同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灾难而结成了一种异常坚固的情谊。看三十年代的老人们写的书你会知道,那时的人们在共患难的年代里之间的感情可以用坚不可摧来形容。
看来看去,觉得除了技术外,就是用心了。谁说战争题材一定要大场面大制作了?谁说没有小鲜肉的剧就不好看了?谁说没有精神胜利法的抗日剧就满足不了观众的心愿了?《义海豪情》这些元素一样没有,还不是把无数观众的心紧紧抓住?别把观众当傻子,神剧的剧组们,你们就长点心吧,行不?